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油气地质与勘探

  • 饶阳凹陷武强地区沙二、沙三段储层成岩作用分析

    姜超;邓爱居;李凤群;张新见;李运娥;

    为明确饶阳凹陷武强地区沙二、沙三段有效储层的成因和分布规律,通过岩心观察、镜下薄片鉴定分析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和成岩作用类型;结合物性测试和镜质体反射率测试等资料,研究该区储层的成岩阶段和成岩演化过程及其对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是研究区主要的砂岩类型,结构和成分成熟度为中等;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孔隙,此外发育少量原生孔隙和裂缝;储层埋藏深度大,整体以中—低孔、中—低渗储层为主;储层成岩阶段主要处于早成岩B期—中成岩A期,受烃源岩成熟过程的影响,垂向上次生孔隙主要发育深度为2 400~2 800m.该研究对武强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2014年05期 v.38;No.189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蜀南低陡构造区须家河组储层砂岩致密化成因机制分析

    古娜;田景春;张翔;梁宇晨;苏炳睿;

    为有效探寻并预测致密砂岩中"甜点"储层发育有利区域,采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结合物性测试资料、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蜀南低陡构造区须家河组T3x4、T3x6为典型的致密低渗透气藏,储层砂体经历的成岩演化过程可分为以压实和石英次生加大为主的成岩序列、以绿泥石环边为主的成岩序列和以早期方解石胶结为主的3种演化路径.分析砂岩致密化成因机制表明:沉积作用是决定储层砂体物性的先天因素,压实作用是使储层致密的主要原因;成岩作用过程中的石英次生加大造成储层质量的致命性破坏,溶蚀程度低是储层砂岩致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储层砂岩致密化时间发生在烃类充注前,石英次生加大边中发育的盐水包体均一温度分布在82.5~125.1℃之间,集中分布在100~120℃之间,推算储层砂岩致密化深度介于1 725~2 864m之间,致密化过程发生在燕山构造活动期间,储层砂岩致密化时间为1.5×108 a左右,致密化过程可划分为准同生期—早成岩A期的原生孔隙的迅速破坏阶段、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的机械压实阶段、早成岩B期—中成岩A期的胶结阶段等.该研究为在研究区须家河组进行"甜点"储层预测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2014年05期 v.38;No.189 7-14+7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元坝地区须二段下亚段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贾爽;李宏涛;肖开华;

    元坝地区须家河组须二段下亚段Ⅰ砂组、Ⅱ砂组具有较好的含气潜力.通过岩心观察、岩矿成分分析、压汞实验、岩石薄片分析、铸体薄片分析等方法,分析元坝地区须家河组须二段下亚段储层特征.结果表明:元坝地区须家河组须二段下亚段岩性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的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及滨浅湖砂坝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具有复杂的孔喉结构,其中石英砂岩孔喉结构较好.基质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溶蚀孔为主,裂缝以水平缝和低角度缝为主,缝宽较小.储层特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的控制,不同的沉积微相控制储层碎屑颗粒成分及结构,从而影响强烈的成岩作用下原生孔隙的保存及次生孔隙的发育.压实作用是破坏原生孔隙的主要因素,胶结作用主要形成于中晚成岩阶段,主要对孔隙空间起破坏作用,部分黏土胶结作用有保持孔隙空间的作用,溶蚀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改善储集空间,形成优质储层最主要的控制因素.该研究为气藏的开发和评价提供依据.

    2014年05期 v.38;No.189 15-22+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修武盆地下寒武统页岩气富集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庞飞;包书景;任收麦;李尚儒;童川川;曾里;

    利用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测试分析、含气量现场解析等方法,研究修武盆地下寒武统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分布特征、有机质类型、丰度和成熟度、岩石储集特征及含气量等页岩气成藏条件.结果表明:下寒武统王音铺组、观音堂组黑色泥页岩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有机碳质量分数高、成熟度高等特点,泥页岩脆性矿物质量分数较高(大于40%),微裂缝、微孔隙发育,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形成与富集条件.结合岩样等温吸附实验结果和调查井岩心现场含气量解析数据,采用概率体积法估算修武盆地下寒武统页岩气资源量为2 922.98×108 m3.修水—武宁向斜东部王音铺组泥页岩厚度大于100m,TOC质量分数大于6%,镜质体反射率在2%~3%之间,埋深为1 000~3 000m,构造形态完整,断裂不发育,有利于页岩气的聚集和保存,是区内页岩气勘探有利区域.

    2014年05期 v.38;No.189 23-30+8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过路朵叶体特征及发育模式

    胡孝林;于水;刘新颖;

    选取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区块,通过钻井、地震反射特征及地形特征分析,揭示在陆坡内发育的过路朵叶沉积储层及结构特征,建立过路朵叶发育模式,明确地形特征及沉积物源供给对过路朵叶发育及演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工区内过路朵叶具有块状充填的沉积特征,表现沉积时受低地形限制快速充填的特征;储层平面分布范围优于线性水道且具有优良的储集性能,其发育规模和平面分布主要受泥岩上拱形成的微型盆地控制,表现一个多期"充填—溢出"过程,可划分为原始地形、初始充填、后期充填、溢出、水道侵蚀等5个阶段,每个阶段沉积储层特征及平面展布特征都存在差异.此外,重力流流体密度、海平面变化对过路朵叶规模、发育位置也具有较大影响.

    2014年05期 v.38;No.189 31-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松辽盆地东南缘层序地层与沉积充填响应——以梨树断陷西北部沙河子组地层为例

    武继跃;卢海娇;李浮萍;赵红格;李文厚;单敬福;

    为认识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沙河子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充填类型,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分析该区东南缘西丁家地区沙河子组三级层序地层划分与沉积充填特征.结果表明:通过SB1、SB2和SB3层序界面识别,沙河子组地层由下至上分为SQ1和SQ2两套三级层序.三级层序内部分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的堆积方式主要表现为进积,湖侵体系域的堆积方式主要表现为退积,高位体系域的堆积方式主要表现为进积和加积.该区沉积相类型主要包括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其中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相为主要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相发育在陡坡带的下降盘,受强烈沉降作用控制明显;辫状河三角洲相发育在以长轴物源为特征的缓坡带,层序发育、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响应具有同步性.该研究结果为寻找松辽盆地东南缘深层洼陷带隐蔽油气藏、确定有利勘探方向提供依据.

    2014年05期 v.38;No.189 40-50+9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底部黑色岩系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机制——以鹿角剖面为例

    孙梦迪;于炳松;夏威;祁青山;叶若辰;

    为恢复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底部黑色岩系沉积环境,研究有机质富集机制,对重庆市彭水县鹿角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并测试有机碳质量分数、全岩X线衍射、微量元素、比表面和孔径分析等.结果表明:鹿角剖面下志留统底部黑色岩系属于中成岩阶段B期,古盐度在11.1‰~35.4‰之间,平均为21.4‰,整体上属于多盐水.样品中w(V)/w(Cr)在1.62~3.72之间,w(V)/w(V+Ni)主体在0.80左右,并结合黑色岩系中V、Ni、Cu的富集程度与总有机碳质量分数的良好正相关性,说明沉积环境处于水体呈弱分层的缺氧环境.随着深度变浅沉积环境由次还原向次氧化、氧化过渡.上升洋流导致古生产力提高,到志留纪时期全球气候变暖,上升洋流随之减弱,古生产力也随之逐渐降低.高古生产力是有机质富集的首要条件,高水体盐度、缺氧环境是有机质保存的理想环境.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岩石的BET比表面和总孔体积呈良好的正相关性,说明沉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岩石的储集物性,从而影响页岩气的赋存空间.

    2014年05期 v.38;No.189 51-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鹤岗煤田构造煤孔隙分形特征

    王有智;王世辉;

    基于鹤岗煤田北部区块典型构造煤样的低温氮吸附实验数据,分析不同变形程度下构造煤的分形维数与孔隙系统结构和气体吸附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变形程度影响,碎裂煤和碎粒煤的孔隙系统发生变化,导致低温氮吸附、解吸曲线表现出不同形态.在相对压力为0.5~1.0时,分形维数可以有效表征碎裂煤与碎粒煤的孔隙结构和吸附能力.随着分形维数变大,煤岩变形程度增加,微孔含量增加,孔径变小,比表面积增大,孔表面粗糙度增加,使得煤岩孔隙系统复杂化,最终煤岩吸附能力增强.因此,煤岩孔隙分形维数可以表征煤岩孔隙结构和吸附能力.

    2014年05期 v.38;No.189 61-66+12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 ]
  •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煤系地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秦红;戴琦雯;袁文芳;刘洛夫;曹少芳;苏天喜;张博;姜振学;

    在岩石薄片观察与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煤系地层中砂岩储层特征与孔隙演化史.结果表明:储层成分主要为岩屑砂岩,成岩压实减孔量为25%~38%,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时间晚于硅质胶结物的;有利储层发育受沉积、成岩及构造等因素影响,压实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远大于胶结作用的;砂岩粒度越粗,抗压实效果越好,溶蚀强度也越强,裂缝越发育,溶蚀强度越强;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在粒度较粗的辫状河道相或裂缝较发育的强溶蚀层段.有利储层研究为气藏预测和开发提供参考.

    2014年05期 v.38;No.189 6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7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与含油性关系——以欢喜岭油田锦99块杜家台油层为例

    张瑞雪;杨少春;张瑞香;宋璠;

    欢喜岭油田锦99块杜家台油藏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目前处于注水开发中后期的稠油油藏,其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储层物性较好,但非均质性强.为确定各砂体沉积微相类型、空间展布特征,以及沉积微相与含油性关系,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钻井、测井、录井、岩石分析、试油试采和生产动态化验资料,分析研究区沉积微相特征及其与含油性关系.结果表明:该区为一套完整的水进体系沉积,包括水下分流河道主体、水下分流河道侧缘、河道砂坝、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湖相泥等6种沉积微相类型;沉积微相对储层含油性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其中水下分流河道主体和河道砂坝微相含油性较好,为油气聚集的有利沉积微相;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侧缘微相含油性较差.研究结果指明油田下一步勘探有利储集沉积砂体的方向,对油田后续注水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2014年05期 v.38;No.189 78-85+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新型合成基钻井液降滤失剂合成及性能评价

    韩子轩;蒋官澄;李青洋;姚如钢;

    为解决合成基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大的问题,以有机硅、腐植酸和二椰油基仲胺等为主要原料,运用活化酯法对腐植酸进行改性,通过合成条件优化,研制一种亲有机质的有机硅腐植酸酰胺降滤失剂FRA-1;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差热(TG-DSC)进行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分析,评价在不同油水比合成基钻井液中的性能.结果表明:FRA-1在合成基钻井液体系中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耐温性,优于常用的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并且对钻井液流变性影响较小,可以替代沥青类和褐煤类产品作为合成基钻井液降滤失剂.

    2014年05期 v.38;No.189 86-9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考虑页岩气扩散的多级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

    田冷;肖聪;刘明进;顾岱红;

    由于存在浓度差,在多级压裂水平井中,页岩气由基质孔隙同时向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扩散.基于三孔块状模型,考虑页岩气解吸、扩散、渗流,建立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应用拉普拉斯变换,获得拉氏空间产量解,结合stehfest数值反演,绘制页岩气典型试井曲线.结果表明,考虑双扩散页岩气的流动过程分为线性流、拟稳定窜流、由基质向天然裂缝扩散、由基质向人工裂缝扩散和边界控制流5个主要流动阶段;拟稳态扩散条件下,压力导数受孔隙体积倍数变化影响敏感;扩散系数越大,气体扩散越早;兰格缪尔参数越大,气体解吸和供气能力越强;压裂级数越多,窜流系数越大,天然裂缝向人工裂缝窜流越早.通过与实际生产数据拟合,验证模型合理性,研究结果对认识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递减规律、预测产能及优化压裂参数具有参考意义.

    2014年05期 v.38;No.189 93-102+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1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 ]
  • 热采水平井塑性破坏半径预测方法及应用

    李彦龙;董长银;李怀文;邵力飞;陈新安;

    有关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塑性破坏半径的研究没有考虑高温交变应力对近井岩石塑性破坏过程的影响.分析热采复杂条件下的水平井近井地层应力分布规律,提出基于不同岩石破坏准则的近井塑性破坏半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井壁处的塑性屈服函数值越大,井壁破坏程度越大,出砂越严重,塑性屈服函数的零点即为塑性破坏半径.井底温度越高,塑性破坏半径越大.塑性破坏半径受原地主应力顺序、井周角、方位角、井底流压等因素影响.当垂向主应力大于水平主应力时,垂直方向上的塑性破坏半径最大;反之,水平方向上的塑性破坏半径最大.当水平井方位角为0°(或180°)时,井周塑性破坏半径最大;当水平井方位角为90°(或270°)时,井周塑性破坏半径最小.该研究成果对于热采水平井出砂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4年05期 v.38;No.189 103-1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建筑科学

  • 基于套建增层的单跨双层钢框架滞回性能分析与设计

    计静;李冰;戴建国;张文福;刘迎春;邢菲;

    为研究基于套建增层的单跨双层钢框架的抗震性能,以长细比、轴压比及加载位置为参数,设计18组单跨双层钢框架体系;基于简化的力学模型和材料的本构关系,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开展框架结构在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分析,通过仿真分析与单跨双层钢框架试验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验证有限元模型建立的合理性;开展18组单跨双层钢框架非线性滞回分析,提取并比较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包络图和骨架曲线,基于能量等效法计算结构的延性因数,考察结构体系的塑性铰出现时间及分布规律;给出钢框架在大跨、重载和套建增层工程中的设计建议.结果表明:单跨双层钢框架结构滞回曲线饱满,塑性、耗能及延性性能较好,形成强柱弱梁的塑性铰机制,为在抗震区新建和既有建筑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2014年05期 v.38;No.189 111-120+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基础科学及其他

  • 三阶非线性三点边值问题的正解

    孔令彬;金前德;

    利用Krasnoselskii不动点定理及Ascoli-Arzela定理,研究含参数的非线性三阶三点边值问题,证明当参数取值范围不同时,该边值问题的正解存在性与不存在性.

    2014年05期 v.38;No.189 121-12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教育部关于同意大庆石油学院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的通知

    <正>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申请批准大庆石油学院更名的函》(黑政函[2009]90号)收悉。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五届四次会议的评议结果,经研究,同意大庆石油学院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学校代码为10220;同时撤销大庆石油学院建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东北石油大学系多科性本科学校,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

    2014年05期 v.38;No.18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来稿须知

    <正>《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是以刊载油气地质与勘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田化学工程、石油机械工程为主,以及经济管理、建筑科学、计算机与自动化工程、基础科学及其他方面的具有较高理论及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基本要求(1)题名应简洁明了,紧扣文章主题,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属省部级以上项目的研究成果应

    2014年05期 v.38;No.189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