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石油科技

  • 基于二维有限差分法的井径变化对补偿声波测井响应的影响

    丛健生;乔文孝;

    采用二维有限差分方法,模拟计算不同岩性和井径变化对补偿声波测井响应的影响,并采用二元线性回归方法给出了测井响应校正曲线.结果表明:地层岩性对补偿声波测井有一定影响.当井径变化时,补偿声波测井的补偿能力是不同的;当扩径井段半径不变时,随着扩径井段轴向长度增加,补偿能力开始逐渐变差;当补偿声波时差达到最大值时,补偿能力最差,然后补偿能力逐渐变好;当扩径或缩径井段轴向长度不变时,随着井半径增加或减小,补偿能力逐渐变差.实例证实,二元线性回归方法优于传统的算术平均法.

    2008年01期 No.139 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文留油田文72断块储层动态流动单元划分

    李海燕;

    针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给出动态流动单元的概念和定量划分方法.以文留油田文72断块为例,对取心井,通过优选参数,将流动单元划分4种类型,建立各类流动单元的数学判别函数;对非取心井进行流动单元划分,并应用序贯指示模拟建立不同含水期动态的流动单元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含水期储层流动单元类型受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的变化所控制,其分布是动态变化的,动态流动单元能够描述不同开发阶段油水运动规律相似的储集带的动态变化,不同开发阶段的剩余油分布与储层动态流动单元关系密切.实例表明,应用动态流动单元方法预测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和提高采收率更具有实际意义.

    2008年01期 No.139 5-8+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西部凹陷古近系储层孔隙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王勇;鲍志东;李应暹;

    基于岩石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压汞试验等分析,研究了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储层的孔隙演化主要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密切相关;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使原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成岩作用,溶蚀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对该区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类型、物性特征和控制因素研究表明,该地区碎屑岩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复杂多样,孔隙主要为混合成因孔隙,以粒间孔为主.沉积、成岩作用、母岩岩性和构造断裂活动是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2008年01期 No.139 9-11+30+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特高含水期沉积微相划分及其单砂体分布——以喇嘛甸油田SⅡ油层组为例

    王一博;马世忠;王兴岩;刘海峰;

    进入特高含水期的油田开发层系水淹严重,剩余油呈高度分散状态,致使挖潜难度越来越大.应用加密井网条件下岩心和测井资料,以单砂体为单元进行沉积微相研究,为认识剩余油分布提供实用、有效的手段.岩心及测井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喇嘛甸油田SⅡ油层组发育河流-三角洲分流平原和前缘亚相沉积,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细分为分流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河道、溢岸薄层砂、分流河道间等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废弃河道、水下决口河道、水下漫流砂和水下分流河道间等微相.通过沉积时间单元精细划分、对比,结合岩心资料,建立测井沉积微相模式,确定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分析单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为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预测、开发调整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2008年01期 No.139 12-14+9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6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主力气层异常产能贡献微观因素解析

    刘广峰;代金友;何顺利;王建国;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是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之一,其主力气层(马五11-3、马五22和马五41a)物性条件相近,但气层产能贡献差异现象极其明显,从而影响气田的高效开采.以实验资料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薄片鉴定资料和样品压汞资料对气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尽管储层物性相近,但马五11-3孔隙结构特征明显好于马五22和马五41a,使得马五11-3的产能贡献率大大高于其储量比例.孔隙结构特征的差异是造成中部气田主力气层产能贡献差异的主要原因,对于提高其他多层合采低渗油气层的开发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8年01期 No.139 15-17+34+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双河油田储层评价

    邓万友;

    针对研究区储层的地质特征,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合理的评价标准,提取体现储层关键特征的评价参数,引入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并应用该方法对双河油田部分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正确率为83.33%.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解决各评价参数之间的一致性问题,提高评价精度.

    2008年01期 No.139 18-20+4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湘中拗陷泥盆系棋梓桥组生物礁特征及沉积模式

    刘喜顺;张威;刘东;王国锋;刘玉志;

    鉴于生物礁内部因孔隙和孔洞非常发育而成为油气的有利富集场所,研究湘中拗陷棋梓桥组层礁、边缘礁和丘礁3种类型生物礁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生物礁在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的发育特点,识别出3种生物礁沉积层序类型,总结湘中拗陷生物礁的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生物礁的发育与海平面的变化和基底的形态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识别海平面变化的可靠标志;生物礁作为有利的油气储集带,可作为湘中拗陷下步油气勘探的主攻目标.

    2008年01期 No.139 21-2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异常高压对库车拗陷中生界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的影响

    杨申谷;胡治华;李景义;

    库车拗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主要受压力的控制.通过黏土矿物分析、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发现,早成岩B期至晚成岩A期,静水压力体系下,由于受到有机酸的作用,长石溶蚀并伴随高岭石的沉淀,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易于形成优质储层;异常高压体系下,由于储层流体流动不畅通,在有机酸侵位时,主要发生长石伊利石化,造成原生孔隙减少,渗透率降低,不利于油藏的形成;这种封闭性较好的低孔低渗储层有利于气态烃的保存.

    2008年01期 No.139 26-30+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碱水煤油驱油体系乳化的最佳条件

    康万利;张雪娜;张春龙;张立东;阎玉奎;

    分析碱液的种类和质量分数、油酸的质量分数、矿化度,以及聚合物对碱水煤油乳化效果的影响,得出在45℃条件下,碱水煤油乳化的最佳条件为油酸在油相中的质量分数为4.0%,Na2CO3在污水中的质量分数为0.4%;此时平均粒径为2.514μm,矿化度对乳化效果影响不大,聚合物的加入反而增大了乳化体系碱的质量分数.

    2008年01期 No.139 31-3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天然沸石提高采收率作用机理及效果

    姜维东;卢祥国;苏延昌;石志成;

    利用天然沸石颗粒具有比表面大、吸附能力强、密度小和成本低等特点,研究油藏特高渗透层封堵的效果.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对天然沸石物化性能进行测定,分析其调驱机理,并进行调驱效果评价和矿场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沸石聚合物溶液能够起到很好的调驱效果,其段塞尺寸越大、注入时机越早、沸石颗粒质量分数越大,调驱效果越好.大庆喇嘛甸油田矿场试验表明,天然沸石聚合物溶液可以对特高渗透层实施有效封堵,所选4口注入井注入压力比调剖前上升了0.9~5.2MPa,而11口油井含水率、产液量和采出液聚合物质量浓度降低,最高增加原油6t,最高降低含水率为6.1%,最高降低采出液聚合物质量浓度为190mg.L-1.

    2008年01期 No.139 35-39+5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萨零组油层解堵酸化配方的研制

    贾振岐;杨大刚;张荣庆;孙彦玲;

    利用SEM,XRD等检测手段,分析萨零组油层的物性特征;结合储层特点,进行酸化解堵配方优选实验.比较不同体积分数单种酸对碎屑岩心溶蚀率,优化最佳酸液体积分数值;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体积分数酸液复配体系对碎屑岩心破碎率实验结果,优选出适合萨零组油层的酸化解堵配方为7%HCl+0.5%HF+5%CH3COOH及12%HCl+0.5%HF+0.5%HBF4+3%CH3COOH(体积分数).

    2008年01期 No.139 40-44+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聚驱定向井抽油杆偏磨原因及预防措施

    常瑛;丛专日;

    为解决聚合物驱油(聚驱)定向井杆管偏磨,在分析抽油杆受力的基础上,根据简支梁纵横弯曲理论,建立抽油杆挠度微分方程,推导挠度计算公式,分析聚驱定向井抽油杆偏磨的原因,并提出优化扶正器布置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大斜度井段,抽油杆所受重力横向分力和径向力是导致聚驱定向井抽油杆偏磨加重的原因,抽油杆发生偏磨的概率较大,应采取扶正器加密的技术措施.

    2008年01期 No.139 45-4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抽油机井油管载荷的测试分析

    何富君;刘永刚;张瑞杰;崔旭明;

    分析抽油机井油管载荷的组成和计算方法,并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测试井口处油管的弯曲载荷和拉伸载荷.结果表明,不同井口的油管均存在一定的弯曲载荷;油管拉伸载荷的波动性受泵径和冲次的影响较大,井口处载荷的循环特性一般大于0.6;油管载荷的计算与实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油管载荷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反映载荷波动范围.

    2008年01期 No.139 48-50+60+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双层接触间隙元的油管柱静力学分析

    李治淼;何富君;冯耀荣;刘巨保;

    抽油机井油管柱、抽油杆柱和套管柱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油管柱的载荷和变形复杂化.通过构建双层接触间隙元,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将油管柱、套管柱和抽油杆柱之间作为一个耦合的整体进行有限元力学分析.在管、杆柱空间直梁的节点上设置双层的接触间隙元,模拟管、杆柱间的接触摩擦作用,提出接触判别条件及定解条件.通过计算和测试管、杆柱载荷,验证该方法在静力分析上的有效性,计算和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在±5.5%以内.

    2008年01期 No.139 51-53+89+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高含水期油井气体对泵效的影响分析

    朱君;王东;董海洋;

    根据悬点示功图,判断油井的气影响与油气比、沉没度、井深等多种因素有关.根据抽油泵游动阀的开启条件,考虑采油后期的实际状况,推导柱塞滞后位移的修正计算公式,编制计算程序并应用于现场测试井.结果表明,采用悬点示功图判断气体对泵效的影响存在误差,应采用柱塞滞后位移公式的计算结果判断油井的气影响,尤其是当柱塞位移为0.05~0.40m时.

    2008年01期 No.139 54-5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1-丁基)辛基(对乙基)苯磺酸盐合成及性能

    于涛;刘红娟;唐红娇;

    通过分子设计,以正辛酰氯、乙基苯及α-溴丁烷等为原料,经傅-克酰基化反应、格氏反应、加氢还原、磺化及中和等步骤,合成了(1-丁基)辛基(对乙基)苯磺酸盐;利用红外光谱法对中间产物进行了表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各级产物结构与分子设计相符,通过两相滴定法测定产物的纯度为98.3%.测定了(1-丁基)辛基(对乙基)苯磺酸盐的表面张力、烷烃/水体系的界面张力及动态界面张力,对比分析了十二烷基苯磺酸盐3种同分异构体的表面和界面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苯环向烷基链中间位置移动,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cmc)逐渐增大,其表面张力(γcmc)逐渐减小,表面性能越好;各异构体等效烷烃数(EACN值)均小于或等于6,说明十二烷基芳基磺酸盐的亲水性较强.

    2008年01期 No.139 57-6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工业技术

  • 均匀流中悬空管道横向振动的数值分析

    龙飞飞;姚嘉;付冰;

    通过交错网格系统中的SIMPLE算法求解N-S方程,模拟均匀来流中的静止管道绕流场,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应用动网格技术,对均匀来流中悬空的横向振动管道绕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不同频率比下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及涡量等值线分布,并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分析静止和振动管道的升力系数的功率谱.

    2008年01期 No.139 61-62+97+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抽油杆材料表面喷涂耐磨层实验

    孟庆武;韩文静;祝立群;赵晓京;

    为提高抽油杆的表面耐磨性能,选用20CrMo作为试样材料,采用合金加石墨混合粉末作为涂层原材料,利用氧乙炔热喷涂装置,在20CrMo试样表面上制备出耐磨涂层.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实验机,进行20CrMo及涂层的干摩擦磨损实验,并利用扫描电镜对涂层组织和磨损表面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涂层的摩擦因数比20CrMo低1倍左右,磨损失重量低半个数量级,说明涂层可以提高20CrMo的表面耐磨性能,涂层中的石墨润滑作用是其耐磨性高的主要原因.

    2008年01期 No.139 63-6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信息科学与工程

  • 基于STC单片机的车辆实时检测系统

    冯良波;宋战胜;王斌;

    设计出一种车辆实时检测系统,该系统应用STC系列单片机、nRF905无线收发芯片、DS18B20温度传感器及红外物体探测器,实现了对单车道集中式车库的实时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息,通过串行口送到值班室计算机.司机无需下车停留,就能完成车辆出、入登记.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在计算机上查询车辆出入、车库温度情况,实现对车辆出入的管理及对车库火灾的检测.

    2008年01期 No.139 66-6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在无线网络规划中的应用

    王秀芳;吕佳;

    提出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解决无线网络规划中的基站选址问题.实现了用最少的基站数量,达到最大覆盖的优化目标.对交叉算子进行改进,实施最优保留策略,加快了算法的收敛,并避免了早熟.仿真结果表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运行结果的覆盖率为95.64%,目标函数值为0.8706;与遗传算法相比,该算法收敛的最优解适值较大,收敛速度较快,能找到符合无线网络建设要求的基站分布方案.

    2008年01期 No.139 70-73+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小波包分析和过程神经元网络的水淹层识别方法

    刘金月;许少华;

    针对复杂时变信号模式识别,提出一种采用小波包变换和过程神经元网络进行水淹层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包分析具有的多分辨率特性,能有效滤掉噪声信号,从而保证有用信号时-频特征完整提取.根据过程神经元网络具有的时空二维信息处理及非线性映射能力,以其作为模式分类器,将滤波后的时变信号输入分类器中,可直接对时变信号进行模式分类.将该方法应用于油田开发测井曲线油层水淹状况识别,并给出具体的算法步骤.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效果较好.

    2008年01期 No.139 74-76+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M扩散和中值滤波的椒盐噪声去除方法

    刘继承;王春艳;赵磊;王延民;

    结合中值滤波和P-M扩散,提出先定位、后滤波的椒盐噪声去除方法.该方法通过选取适当的阈值,将图像像素分为噪声像素和信号像素.对噪声像素采取中值滤波算法除噪;对信号像素采取P-M扩散除噪,以保留更多的图像细节.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椒盐噪声,且能较好地保持图像边缘.

    2008年01期 No.139 77-7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凸多边形间的相交快速检测算法

    申静波;李井辉;孔铁臣;李德宝;

    以基于带符号距离的三角形快速求交算法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夹边边对的空间平面凸多边形相交快速检测算法,为平面凸多边形间判交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计算方法,并扩展了算法的应用对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凸多边形相交检测方面,具有理想的鲁棒性和高效性.

    2008年01期 No.139 80-8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管道缺陷模式识别与精确定量识别

    洪仁植;王树达;常亮;

    建立了缺陷定量识别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为3类缺陷(孔状缺陷、坑状缺陷、裂纹缺陷)设计了专门的定量识别网络;改进了定量识别网络的均方误差函数,使网络的训练过程更为稳定和平滑,在识别训练样本时的绝对偏差均在±0.01mm以内.结果表明,定量识别的结果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小缺陷的精确定量识别要求.

    2008年01期 No.139 83-85+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一种适用于传感器网络的选择性生成树路由协议

    邱亚男;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对节点能量消耗和信息传输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一种新的路由协议——选择性生成树.在适合数据融合的生成树算法的基础上,分析能够有效延长网络生命的最小代价生成树路由协议的原理和特点.在构建树状通讯路径时采用了选择方法,该方法实现在生成树内的任意节点向最小代价父节点与定向父节点之间的交替信息传送,以及网络能量与时延的平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延长网络生命,降低网络通讯时延,可以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需求.

    2008年01期 No.139 86-8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济管理

  • 基于灰色理论的品牌资产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杨东红;殷丹薇;

    品牌资产价值是对品牌作为一种资产以及一种权益的价值量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品牌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企业科学管理品牌资产,寻找提高品牌资产价值的途径提供依据.

    2008年01期 No.139 90-9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P网络的我国石油技术服务企业跨国营销风险评价

    徐畅;赵俊平;李九斤;

    分析了我国石油技术服务企业跨国营销风险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营销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营销风险的评价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的神经网络工具箱NNTOOL实现评价模型的训练和检测.应用实例表明,该评价模型测试结果与实际输出基本一致,达到误差目标的要求,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2008年01期 No.139 94-97+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李凤升;赵俊平;彭民;

    根据1990~2006年黑龙江省历年对外贸易额和全省生产总值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对外贸易额每增加1%,将促进经济增长0.66%;对外贸易的短期波动将引起经济增长同方向变化;如果本期的全省生产总值偏离长期均衡值,到下一时期,这一偏离度将有1%得到纠正或清除;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Granger因果关系,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2008年01期 No.139 98-10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题研究

  • 完井液用小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与评价

    罗云;刘义坤;范振中;毕永斌;田建龙;

    利用提纯的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引发体系,与丙烯酰胺单体进行聚合.当加入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0.1%,DM与AM的物质的量比为1:5时,可以合成特性黏数大于140mL.g-1的小阳离子聚合物,且共聚反应易于控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不影响聚合物的特性黏数,但聚合物的溶解性能提高较大.静态膨胀实验表明:小阳离子聚合物与PTA复配,PTA的质量分数为1.0%;小阳离子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5%~1.0%时,黏土基本不膨胀.由于阳离子聚合物正电荷密度高,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黏土颗粒的表面上,减少了黏土颗粒的水化、膨胀.

    2008年01期 No.139 101-103+115+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无固相完井液性能评价及应用

    刘庆旺;刘义坤;王福林;文华;范振中;

    无固相完井液体系以大阳离子聚合物PTA和小阳离子聚合物作黏土稳定剂,以质量分数为0.01%~0.02%的Na2SO3作缓蚀剂,以HEC做增黏剂配制而成.完井液的滚动回收率为95%,静态膨胀率小于2.0%,对膨润土具有极好的防膨性能,腐蚀速率为0.0775g.m-2.h-1;对于不同渗透率的岩心,伤害程度小于20%,岩心的渗透率越高,完井液对岩心的伤害程度越轻.现场试验表明,2个试验区块的单井注水强度平均提高98%,单井注水指数平均提高175%.

    2008年01期 No.139 104-107+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聚合物驱的合理注采比

    赵国;

    以大庆喇嘛甸油田喇8-182井区高Ⅱ1-18油层为例,研究大庆油田三类油层聚合物驱的合理注采比.计算聚合物分子的回旋半径,经空气渗透率与孔隙半径中值关系曲线分析,认为三类油层聚合物驱具备可行性.利用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油层渗透率与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聚合物驱注入速度对不可及孔隙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庆油田三类油层合理注采比应为1.10~1.15.

    2008年01期 No.139 108-11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二、三类油层合理开发次序的数值模拟

    赵国;

    大庆油田北一区断东二、三类油层经过水驱阶段的开发,目前还存在大量剩余油.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二、三类油层的合理开发次序及其由水驱转入化学驱阶段的合理时机.结果表明:二、三类油层同时开发的效果好于次序开发的效果;先开发三类油层好于先开发二类油层;对于某一类油层的驱油效果,先开发该类油层要好于二、三类油层同时开发的驱油效果;越早进行化学驱,油层最终采收率越高.

    2008年01期 No.139 112-11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