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延杰,白新华,肖占山,徐德龙,王国勇
针对同一口井不同时期测量的中子伽马测井曲线刻度单位的不同 ,提出了中子伽马重复测井曲线的标准化方法 ;在有水层存在时 ,应该优先采用泥岩和水层的刻度方法来实现测井曲线的标准化 ;构建了气层识别参数和气层动用程度指示参数 ,提出了定性识别气层和判断气层动用程度的方法 ;采用该方法对辽河油田兴隆台北部 10余口井进行处理 ,与试气结果对比 ,符合率较高 ;说明该方法可行
2002年01期 1-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进旗,田树祥,肖培琛
新研制的助力式过环空测井防喷装置由测井助力器、防喷管、滑轮组、驴头支点和吊装绞轮 5部分组成 ,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采用该装置 ,对于大多数油井 ,尤其是液面在井口的抽油机井 ,均可顺利进行密闭测井 ,成功率为 83 % ;还可克服井场环境的局限 ,进行无井架车施工 ,节省了直接投资 ;现场试验证明 ,该装置的应用能够提高环空测井的密闭率 ,为准确录取环空测井资料提供保证
2002年01期 5-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曹广华,袁子龙
通过对 ΔA/D转换器中的 Δ调制器的分析 ,提出了对 ΔA/D转换器的噪声整形的基本理论 ,为设计具有高分辨率的地震数据采集站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合ΔA/D转换器的具体电路结构 ,分析了基本环路滤波器和高阶滤波器滤波方式的噪声整形技术对A/D转换器分辨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ΔA/D转换器中 ,利用适当阶数的高阶 Δ调制器的噪声整形作用 ,可以使信号在A/D转换时的量化噪声转移到有效信号频段之外 ,再使用数字滤波器滤除带外噪声后 ,可以有效地实现地震仪中 2 4位高分辨率的模数转换
2002年01期 8-12+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徐德龙,王秀明,宋延杰,丛健生,陈德华
基于微扰理论 ,推导出由偏小球引起球形谐振腔的共振频率偏移的表达式 ,研究了球形谐振腔的各种几何参数与共振频率偏移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结果表明 :当模式较低并且为同心球时 ,或者当小球的方位角θ0 =0或θ0 =π时 ,共振频率变化比较明显 ,而且球形谐振腔的共振频率与小球的大小成正比 ,与球形谐振腔大小成反比
2002年01期 13-1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崔海清,王克亮,吴辅兵
运用微分几何方法 ,旋转有向正则空间的Frenet标架 ,改善了螺旋坐标系的斜交性 .在三维挠曲通道中 ,构造了具有严格局部正交性的螺旋坐标系 ,同时满足了计算平面与二次流流面重合的要求 ,为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的简化及二次流动的分析创造了条件
2002年01期 18-2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宏方,王立军,宋文玲,汤清宏
为了研究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衰竭层厚度的变化规律 ,分别采用流变仪和岩心渗流实验测定了聚合物溶液流变性 ,并用双流体模型和线性衰竭层模型计算了衰竭层厚度 .结果表明 :衰竭层厚度与聚合物分子的回旋半径级别相当 ;在聚合物溶液质量分数较低时 ,用双流体模型计算的衰竭层厚度高于线性模型计算的结果 ,但在聚合物质量分数高于缠结质量分数时 ,线性模型计算的厚度较大 ,并且衰竭层厚度随聚合物质量分数升高而减少 ,下降的指数约为 1.1~ 1.3 ;在聚合物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5× 10 - 4时 ,衰竭层厚度下降为 0 .1μm左右 ,但表观粘度仍因衰竭层的存在下降了 3 3 .5 %
2002年01期 21-23+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张继红,王江,赵丽娟,杨涛
研究了直流电场作用下的电动渗流特性 ,建立的数学模型与实验结果表明 :电动渗流速度与电场强度、地层孔隙结构及地层流体性质有关 ,电动渗流速度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单调增加 ,注入水的矿化度越高 ,其电动渗流效应越明显 .在实验系统中 ,当注入端为负极 ,产出端为正极时 ,在直流电场作用下 ,可大幅度提高注水能力
2002年01期 24-2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江,张继红,李忆园,赵丽娟
建立了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储层绝对渗透率因数与双电层厚度的数学模型 ,其定性结论与实验结果相符 .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 ,双电层厚度对低渗透储层绝对渗透率的影响大 ,而对高渗透储层的绝对渗透率的影响相对较小 .对于低渗透天然岩心 ,其有效绝对渗透率因数随电场强度增大而单调递增 ,且其值很大 ,而高渗透天然岩心的有效绝对渗透率因数提高的幅度较小 .因而 ,在低渗透储层中利用外加直流电场改善其渗透性的潜力很大
2002年01期 27-3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毛国梁,吴,赵德丰
考察了以 2 -硝基 -4 -甲氧基苯胺为原料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合成 2 -硝基 -4 -甲氧基苯酚的实验 ;分析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测定了原料和产物的红外光谱、熔点等物理性质 ;结果表明 ,当 2 -硝基 -4 -甲氧基苯胺 ,NaOH ,水的质量比为 1.0 0∶1.3 3∶71.0 0 ,反应温度为 13 3℃ ,反应时间为 5h时 ,目的产物的产率可达 96% ;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较大的NaOH用量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和目的产物的收率
2002年01期 31-33+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翼,王娅莉,盖翠萍
建立了一种可在线检测化学镀层中元素的常规分析方法 ;该方法中采用分光光度计确定出元素的标准检量线 ,结合被测元素的吸光度推算出该元素的浓度 ;应用该方法测定了化学镀Ni-P镀层中Ni和P的质量分数 ;结果表明 :与能谱法相比 ,Ni ,P质量分数的相对误差分别不大于 3 .1%和 0 .6% ,且厚度越大的镀层误差越小 ;该方法可用于Ni -P镀层成分的在线检测
2002年01期 34-36+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海燕,宁英男,高传礼
应用窄点技术对大庆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制氢装置的换热网络做了换热优化方案设计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出窄点温度及最小公用工程用量 ,依此调整网络中物流的热流量及换热匹配 ;优化结果表明 ,冷公用工程用量下降了 10 .17MW ,循环水用量为原生产用量的 6.3 % ;实现了最大限度的热量回收
2002年01期 37-4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玉国,关学忠,张颖伟,王福利
利用鲁棒控制成果 ,对传感器和执行器在指定的子集失效情况下 ,通过构造确定性的辅助系统 ,求出Hamil ton Jacobi不等式的正定解 ,设计出具有完整性的控制器 ,它能够保证闭环系统渐近稳定和H性能 .该方法为解决一类线性不确定系统的完整性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2002年01期 41-44+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建国,朴晓光,赵长和,黄真,赵冬梅
针对电力系统谐波的特点 ,分析了模拟电路实现的谐波抑制与检测方法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检测方法 ,探讨了小波变换的优势 ,研究了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的小波变换方法 .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只有频域局部性而无时域局部性的缺点 ,能够实时跟踪随机性很强的谐波信号 ,从而准确地检测出电力谐波
2002年01期 45-47+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邵克勇,黄伟东,于树花,高立群
针对一类具有某种结构的线性组合大系统 ,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研究了该线性互联大系统的稳定性 ,利用矩阵算法得出了比较简单的判别系统稳定的条件 ,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命题的正确性
2002年01期 48-5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少华,赵万平,廖太平,鲁笛,李欣
针对地质条件复杂、参数变化大的油藏地层对比问题 ,提出了一类模式识别方法 ;该方法利用粗集理论中的决策规则最小化算法 ,去掉冗余的属性特征、样本及相互矛盾的学习样本 ,将数字化测井曲线和地层参数预处理 ,转化为二值点阵图像模式 ,压缩点阵数据编码 ,提取和记忆曲线所表征的地层模式特征 ,并利用多层神经网络训练条件属性与模式类别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得神经网络的记忆能力和推广能力强 ,用于解决地层对比问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2002年01期 51-5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李春生,王梅,杨丽萍,赵兴坤,郭玲玲
为在油田现场地质研究中进一步应用测井曲线图 ,研制了基于Agent技术的测井曲线Intranet网上操纵系统 ;该系统应用图像处理、软件Agent等技术 ,实现了原始测井曲线的无损信息压缩存储 ,基于压缩图像的测井曲线自动跟踪和数字化 ,数字化曲线和原始测井曲线的智能对比 ,基于Agent的Intranet网上数据操纵 ;在此基础上可对曲线予以校正和补偿 ,消除了蓝图变形及制作时的人为影响 ;实际运行结果表明 ,该系统能实现测井曲线信息的共享
2002年01期 54-56+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文必龙,刘贤梅,郭立君,张剑光,苏斐
介绍了按照POSC软件集成平台技术进行数据集成、建立数据仓库的方法 ;数据仓库的总体结构是以POSC数据平台为基础 ,并基于Epicentre的多维数据结构 ;数据集成是从源数据库中抽取数据 ,根据映射关系 ,自动把数据调整并加载到POSC数据仓中 ;采用 4层结构的元数据模型 ,实现了可扩充性强的资源管理 ;按照主题建立的数据集市提供了多策略的数据挖掘手段
2002年01期 57-6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任庆东,李勤,李军,贾惠柱
针对基于网络的实时视频播放对实时性、延时控制、容错性和同步控制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网络的视频解码系统 ;该视频解码系统是基于VC + + 6.0平台开发的 ,包括系统解码器、视频解码器和视频播放器三大部分 ,各个部分通过位流缓冲区进行通信 ;系统运行结果表明 ,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来自网络的MPEG -1位流的实时播放
2002年01期 61-6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鄂毅男,李伟,徐彦廷
介绍了确定饱和两相流体多孔介质中饱和度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的情况 ,阐述了试验研究的原理 ,介绍了基于原理所设计并建立的试验系统 .结合试验研究的过程 ,以图线形式给出了试验结果 ,分析得出了采用声发射技术测定饱和两相流体多孔介质饱和度模型试验研究的必要条件
2002年01期 65-6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诚
,韦兴平2002年0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恩,王瑞凤,冯宇,李艳,董振刚
建立了深井APR测试管柱的力学模型 ,采用接触间隙元理论方法对深井APR测试管柱进行了力学分析 ,给出了管柱各点 (包括螺纹 )应力和强度评定条件 ,为预测管柱的强度和安全评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该方法在 5 .5km的深井中得到应用 ,悬重误差为 3 .2 3 %
2002年01期 68-7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毕凤琴,李强,张旭昀,孙绪新
析了大型钢制球罐裂纹的性质、形成和扩展的有关因素 ,讨论了球罐应力腐蚀的损伤机理 ,应力腐蚀开裂是与H2 S的质量分数和焊接应力等因素有关 .根据球罐损伤修复试验 ,提出了控制球罐损伤的措施 :焊后回火 ,消除应力 ,提高韧性 ;控制H2 S的质量分数小于 10× 10 - 6 ;定期开罐检查 ,及时修复等
2002年01期 72-7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明,贺红林,张玉斌
给出了按行程速比因数、摇杆摆角和许用传动角作为基本参数设计曲柄摇杆机构的解析法 .该方法不仅能满足机构的运动精度和传动质量 ,而且可以灵活地根据机构的结构条件预选参数 ,因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便于推广
2002年01期 75-78+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畏,李莉,胡金海,刘兴斌
介绍了阻抗式含水率计的测量原理 ,采用该仪器做了模拟井动态实验 ,得出了内径分别为 13 ,2 0 ,3 0mm三种流道的阻抗式含水率计仪器响应值 ,对不同流道下的实验结果分别从滑脱速度影响、含水率测量范围、分辨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三种流道的阻抗式含水率计可用于两相动态分析
2002年01期 79-81+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袁朝庆,张云峰,陈晓东,刘伟秋
针对砖混结构房屋的温度裂缝问题 ,选取某一建筑进行温度场测试 ,并与理论分析的结果对照 ;计算了屋面板温度、墙体温度和抗拉强度 ,为改善保温层、降低顶板温度、减小温度应力的抗温度裂缝设计方法提供了依据 .试验结果表明 :屋面昼夜温度呈波状变化 ,有延迟 ;内纵墙更应提高砂浆强度 ;注意保温材料吸湿后隔热性能的变化
2002年01期 82-8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素梅
拟采用谐振法控制实验平台的平衡 ;当高精度实验平台倾斜时 ,和平台固定在一起的液体介电体位移敏感探头内的液面改变 ,从而电容器的电容量改变 ,输出的藕合电流也改变 ,当电路谐振时出现峰值电压 ,以此作为控制平台的控制指标 .以电机拖动的方法实现实验平台的控制 .该方法精度高 ,调制方便
2002年01期 85-8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友俊,李桂范,康喜兰,徐庆文
提出了评价企业竞争力应考虑的企业生存能力、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等四方面指标 ,并建立了反映这些能力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给出了企业竞争力模糊评价方法及应用实例
2002年01期 87-89+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9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6 ] |[阅读次数:1 ] - 卢怀宝,冯英浚,曲世友,徐伯承,陈金霞
给出了测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二次相对评价法 ,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 (AHP)测算综合指数状态 ,再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方法中的BCC模型测算二次相对评价值 ;该方法消除了客观基础条件优劣的影响 ,从而可真正反映人的有效主观努力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所起的作用
2002年01期 90-93+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1 ] |[阅读次数:0 ] - 孔令彬,徐魁生
研究了一类非线性边值问题 ,证明了此问题的正解存在唯一性
2002年01期 94-9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考平,陈锐,邓庆军,闫亚茹,康少冬
综合运用前缘推进理论和经验回归方法 ,建立起一种聚合物驱产量和含水率变化规律的预测模型 .在应用该方法计算时 ,假定区块以给定的单位时间产液量生产 ,压力是不断变化的 ,即“定产求压” .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大庆油田2 0个聚合物注入区块含水率和产油量变化规律进行了拟合和预测 ,结果表明 ,月产油量平均相对误差在 12 %以内 ,含水率平均相对误差在 3 %以内 ,累积产油量平均相对误差在 5 %以内 ;该方法预测精度较高 ,能够满足现场的需要
2002年01期 97-100+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周志军,宋考平,闫亚茹,邓庆军,康少冬
在描述水驱特征曲线的基础上 ,推导出聚合物驱条件下驱替特征曲线的理论表达式 ,并应用大庆萨中油田聚合物工业化应用区块的实际资料 ,在不同坐标系下 ,研究了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液量、累积产水量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了聚合物驱替特征曲线的特点 .结果表明 ,在聚驱阶段稳定后 ,累积产油量与累积产水量的关系和累积产油量与累积产液量的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呈线性关系 ;累积注入量与累积产油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曲线可为 3段 ,明显表示出聚合物驱油的 3个过程 ,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后期段呈线性关系
2002年01期 101-104+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张荣明,杨庆鸿,丁伟,于涛
研究了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反应 ;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收率、转化率、接枝率及产物的吸水率的影响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 ,通过条件和正交试验 ,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反应温度为 40℃ ,反应时间为 4.5h ,玉米淀粉与单体质量比为 1∶2 ,单体浓度为 3 .0mol/L ,引发剂浓度为 0 .4mmol·L- 1 ,反应体系的pH值以 0 .3mol·L- 1 的HNO3溶液调节 ;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淀粉接枝型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可达到 5 0 0g·g- 1 以上
2002年01期 105-10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荣明,吴殿义,丁伟,于涛
以玉米淀粉、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原料 ,合成了耐盐性淀粉接枝型高吸水性树脂 ,同时考察了交联剂质量分数和丙烯酸中和度对耐盐、吸水及保湿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 .0 2 % ,丙烯酸中和度控制在 70 %~ 80 %时 ,合成产物吸水率最大 ;所合成的淀粉接枝型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较好的耐酸、碱和盐水的能力 ,并可提高土壤的吸水和保湿性能 ,同时还可降低土壤容重 ,调节空气及热量的分布
2002年01期 108-110+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