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 松辽盆地泰康地区中部含油组合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成因

    窦同君,王文广,刘国范,何红玉

    通过薄片镜下鉴定 ,并借助于扫描电镜、X -衍射等资料 ,对该区中部含油组合砂岩储层进行了岩石学、成岩作用及孔隙成因研究 .研究区段主要发育长石质岩屑砂岩 ,岩屑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 ,并有少量杂砂岩 ;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压溶、胶结、交代和溶解作用 ;成岩阶段为早成岩期的B亚期和晚成岩期的A亚期 ;孔隙类型主要是扩大原生粒间孔隙 ,由长石、岩屑直接溶解而成 ;高台子油层中上部孔隙最为发育 ,是良好的储油层

    2000年02期 1-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气井积液分析

    于俊波,艾尚军,尉可珍,杜善彬,杨树枫

    分析了气、液在垂直管流下的流动特点及气井积液的机理 ,论述了气井产液量与压力梯度的关系 ,给出了混气液柱中液体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公式 .当气井产量高于连续排液的最小卸载流量时 ,井底无积液 .当气井产量低于连续排液的最小卸载流量时 ,气流中的液滴直径不断增大 ,气体携带液滴困难 ,液滴下滑回落到井底形成积液 .气井中混气液柱的液体体积分数决定了气井被液柱压死的时间 ,液体体积分数越大 ,气井由积液到压死的周期越短

    2000年02期 5-7+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黑龙江省教委1999年度科技进步奖评审结果揭晓

    成果科,王娅莉

    2000年02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松辽盆地海坨子地区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

    张明学,郎彦杰,朱赫文,田晓红

    :为预测葡萄花油层的油藏分布 ,综合应用岩心、录井、测井、地震及粒度分析资料 ,采用沉积学、地震地层学方法 ,阐明了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地区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特征 .葡萄花油层在研究区西部逐渐减薄、尖灭 ,乃至缺失 .沉积区由西向东依次发育河流相、三角洲相、湖泊相 .西部地层尖灭线附近的河道砂发育区可形成砂岩尖灭地层圈闭 ,是本区葡萄花油层的优选勘探目标

    2000年02期 8-1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分注合采宋芳屯油田州16块葡、扶油层工艺技术

    宋洪才,沈宝明,纪宝均,黎革权,郑新生

    论述了宋芳屯油田葡萄花、扶余油层的地质特点 ,分析了对两套油层的合采状况 .结果表明 :在上部层段低流压时 ,对不同埋深、不同性质的两套油层合采是合适的 ,分注也是适宜的 .合采后 ,芳 2 48-12 6井葡萄花油层产量保持程度为当初的 6 9.4% ,扶余油层为当初的 2 2 .9% ,与单采相近 .仅 2个月时间 ,扶余油田产量提高了 8.5 5 % ,分注效果明显

    2000年02期 12-1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聚合物驱有杆泵采油的节点系统分析方法

    刘合,王德喜,王中国,胥宏峰

    :根据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理论 ,采用节点系统分析法 ,推导出聚合物驱油井流入动态方程 ;给出了抽油杆与油管、柱塞与衬套、抽油杆与液柱、油管与液柱以及流体通过游动阀时摩擦力的求解方法 ;确立了悬点最大载荷、最小载荷、最小抗张强度、使用系数和排量系数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聚合物驱有杆泵采油流出曲线计算方法 .运用编制的节点分析软件 ,对现场 13口聚合物驱抽油机井生产数据实现动态拟合 ,结果表明 :拟合冲程的平均误差为9.37% ,冲次平均相对误差为 3.0 8% .为此 ,应采用长冲程、慢冲次、大泵径等抽油参数组合来提高油井产量

    2000年02期 15-18+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丙烷在VPO催化剂上的脉冲氧化反应

    王鉴,赵如松,王力霞,刘福民,刘广舜

    :用脉冲反应色谱法研究了丙烷在VPO催化剂上的选择氧化反应 ,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再生温度对该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没有气相分子氧存在的情况下 ,丙烷与催化剂晶格氧反应的主要产物仍然是丙烯酸和乙酸 .升高反应温度 ,丙烯酸和乙酸的选择性和收率均为先增后减 ,35 0℃时选择性最高 ,40 0℃时收率最高 ;丙烷转化率和裂解产物 (C1+C2 )的量则一直呈上升趋势 .升高再生温度 ,催化剂的活性增加 ,丙烯酸和乙酸的收率及裂解产物的量增加 ,而选择性则不断降低

    2000年02期 19-2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丙烷氨氧化制丙烯腈改性Al-V-Sb-Ox催化剂的结构特征

    郭大为,匡洞庭,舒静,王本文,杨小震

    为了提高丙烷氨氧化制丙烯腈催化剂的性能 ,在Al-V -Sb -Ox 催化体系中逐步加入元素W ,P ,Mg ,B和Bi进行改性 ;采用孔结构分析 ,SEM ,XPS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孔结构、表面元素及元素化合态 ,与相应的催化性能相关联 ,研究了复合助剂元素对Al-V -Sb -Ox 催化剂的改性作用 .结果表明 :Al-V -Sb -Ox 催化剂体系是一种结构复杂、以无定形结构为主的表面不均匀的多孔催化剂 ,催化剂表面组成与体相组成相差较大 ;催化反应使表面元素分布明显改变 ,各助剂在复合情况下发挥的作用各有侧重 ,其中 ,W在提高催化剂比表面和催化活性方面作用突出 ,P可以增大催化剂的孔容和平均孔径 ,Bi则使V ,Sb在催化剂表面的富集程度较其它催化剂大幅度下降

    2000年02期 23-2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江汉油田直馏混合溶剂油催化加氢脱芳烃

    王光维,王祖宛鸟,马春曦,徐东彦,宋华

    为了提高江汉油田直馏混合溶剂油的质量 ,采用催化加氢的方法脱除油中的芳烃 ,应用Ni -Al催化剂 ,在10 0mL加氢反应装置上分别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下江汉油田直馏混合溶剂油催化加氢脱芳烃的效果 .结果表明 :在反应压力为 0 .3~ 1.0MPa ,氢油体积比为 6 0~ 90 ,反应温度为 130~ 16 0℃ ,空速为 1.0~ 2 .5h- 1 较宽的操作条件下 ,催化加氢脱芳烃的效果均较好 ,加氢后油中苯的质量分数小于 0 .0 2 % ,甲苯的质量分数小于 0 .0 5 % ;应用该方法均可使分馏后生产的各类溶剂油质量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2000年02期 28-30+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超微粒子制备方法进展

    匡洞庭,周桂江,刘广舜,张宝军

    综述了超微粒子的制备方法 ,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超微粒子的制备方法大致可分为 3种 :物理法 ,化学法和辐射法 .介绍了物理法中的蒸发冷凝法、物理粉碎法和机械合金法 ;化学法中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沉淀法、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溶剂蒸发法、微乳液法、电化学法、超临界流体法、高分子保护法和生物化学法 .提出了寻求制备高纯度、颗粒均匀及具有精确粒径超微粒子的方法是今后发展趋势

    2000年02期 31-3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 ]
  • 一种正态白噪声序列数字发生器

    朱珍,陈广义,任伟建,苏爱武,孟繁志

    在自适应滤波、平滑和去卷等理论和应用过程中 ,针对正态白噪声序列实验信号只能由人工输入的实际状况 ,设计了一种能在微机上自动生成多维正态白噪声序列信号的数字发生器 ,可将一维正态白噪声序列推广到多维正态白噪声序列 ,并使其离散化 ;经验证 :正态白噪声序列的标准相关函数和标准互相关函数分别以 96 .82 % ,97.77%和97.42 %的概率落在置信区间内 ,表明正态白噪声序列以及它们分量序列具有独立性

    2000年02期 36-3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早期诊断变压器故障的神经网络方法

    闫丽梅,高继法,刘正亮,陈文彪,殷晓初

    根据罗杰斯三比值法的理论 ,建立了变压器故障诊断的BP网络模型 .采用启发式学习算法 ,减少了学习过程的振荡趋势 ,改善了收敛条件 ;采用改进的自适应调整学习率方法 ,减少了出现局部极值的概率 .在MatLab环境下 ,应用该网络模型 ,对某台大型电力变压器进行早期故障诊断 ,误差为 0 .0 0 2 0 ;对某台小型调容变压器进行早期故障诊断 ,误差为 0 .0 0 19.结果表明 :该模型可以指导实际生产 ,也可用于电机运行中的故障检测

    2000年02期 39-4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前馈神经网络的梯度-牛顿耦合学习算法

    孙开盛,梁久祯,黄德双,黄晓萍

    针对前馈神经网络所使用的学习算法应具有收敛速度快、计算复杂度小、稳定性好的特点 ,利用梯度算法在网络学习初始阶段可使误差函数下降速度快 ,而牛顿法在学习后期可使收敛率提高 ,且具有二阶收敛速度 ,提出了一种梯度 -牛顿耦合学习算法 ;该方法充分发挥了两种算法各自的特长 ,能弥补牛顿法在网络学习初始阶段对学习初值的敏感性和梯度算法在学习后期的震荡现象等不足 ;给出了学习速度参数在线优化、带保护的拟牛顿法、梯度 -牛顿竞争法以及梯度 -牛顿分段等 4种确定学习参数的方案

    2000年02期 42-4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控制图的绘制

    韩建民,殷良,田燕燕,鹿玲杰,李英俊

    介绍了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数学模型及系统效率控制图的功能 ,论述了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控制图绘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绘制系统可实现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控制图的显示和打印 ,并能依据打印纸在当前打印机上的行列点阵数 ,对图形放大处理 ,实现了图形的打印可随打印纸的大小而变化 ,与打印机无关

    2000年02期 47-50+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一个科技情报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马宪军,孙红,王涛,柳永坡,孔祥红

    为了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科技情报服务系统 ;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实现过程 ,并对关键技术做了分析 ;该系统的前端工具采用的是C + +Builder 3 .0程序设计语言 ,是在TR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开发

    2000年02期 51-5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装配图中的二维图形消隐算法

    赵启成,宁伟,杨元东,刘佩学,张海生

    在已有的消隐算法中 ,所采用的数据结构复杂 ,占用的存储容量大、效率低 .提出了一种快速消隐被遮挡部分的算法 ,给出了视图的定义 ,利用视图的闭包矩形进行遮挡分析 ,缩小搜索消隐图素的范围 ,减少求交计算的次数 .对消隐图素进行消隐分析的同时 ,采用了闭包矩形的重叠性检验 ,以进一步提高效率

    2000年02期 54-5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侧钻水平井射孔管柱力学与强度分析

    张学鸿,李艳,董振刚,张雄,史景春

    建立了侧钻水平井射孔管柱力学模型 ,用有限元法的间隙元理论对侧钻水平井射孔管柱进行了力学分析 ,考虑了射孔管柱与井壁之间的接触摩擦阻力对射孔管柱受力变形的影响 ,给出了射孔管柱接触力、摩擦力和管柱应力的计算方法 .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在井身曲率半径 6 3.7m的实际侧钻水平井中 ,对射孔管柱顺利完成射孔作业

    2000年02期 57-5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平面十四杆机构的速度与加速度

    李敏,刘纯林,赵启成,杨元东,刘纯忠

    对平面十四杆机构的速度、加速度分析通常是采用一般解析法 ,公式不规范 ,运算工作量大 ,影响机构的优化设计、结构综合和动力学分析 .把运动影响因数应用到多环复杂的平面十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中 ,建立了该机构的一、二阶影响因数矩阵 ,给出了相应的速度和加速度计算公式

    2000年02期 60-63+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立式钢制圆柱储液容器基底隔震的地震动仿真计算

    孙建刚,袁朝庆,郝进锋,吕丽

    对弹性圆柱钢制储液容器的地震响应建立了振动分析方程 ,以隔震基频和阻尼为基量 ,采用数值仿真计算进行定量分析 .分析了隔震频率和阻尼对基底剪力和倾覆弯矩的影响 ,指出了对立式钢制圆柱储液容器进行隔震设计时应考虑液固耦合和液体晃动 (长周期 )效应 ,给出了隔震装置设计需要的隔震周期和阻尼的适用范围 .

    2000年02期 64-6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建设项目投资的风险与防范

    吉寿松,毕有毅,印庆华

    为避免投资浪费和投资失控 ,根据建设项目投资的运动特点和表现形式 ,将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划分为 8种基本类型 ,并详细论述了每种基本类型的特点 ,对不同阶段的投资风险提出了防范和化解措施 ,保证合理使用人、材、物力 ,把项目投资控制在计划投资额内 ,以获取最佳的投资效益

    2000年02期 68-7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量子阱中激子的光谱结构

    白永强

    :探讨了量子阱中激子的光谱结构 ,在薛定谔表象下 ,使用拉氏变换 ,利用Wigner weisskoff近似 ,得出了体系随时间演变的波函数 .假定体系的初态为激子态时 ,得到了激子光谱的双峰结构 .当调节光场的频率时 ,可以得到双峰的对称和非对称结构 .理论光谱与实验资料给出的结果比较吻合

    2000年02期 71-7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奇异非线性高阶边值问题的可解性

    孔令彬,毕有毅,李兆兴

    2000年02期 75-7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正向构造成因、发育史与含油气分析

    云金表,赵利华,孙淑琴,朱春玲

    正向局部构造是油气勘探中的重要钻探目标 .通过分析局部构造成因类型、构造发育史 ,并结合石油地质特征 ,阐述了研究区内不同类型、不同时期构造带的含油气性 .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正向局部构造是基底隆起、扭动反转、岩浆底辟作用和差异压实多种机制下形成的 .将局部构造分为长期、中期和晚期 3种发育类型 .基底长期隆起区具有多层位含油气构造 ,断裂扭动形成的反转构造部位是油气富集较有利区

    2000年02期 79-8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松辽盆地南部CO2气藏的形成条件

    云金表,庞庆山,徐佰承,赵荣,李玉喜

    CO2 气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天然气 ,其成因和富集规律与烃类气有着显著的差别 .运用CO2 气碳同位素、伴生气等地球化学资料 ,探讨了松辽盆地CO2 气的成因 ,分析了CO2 气藏分布与深断裂带、区域盖层、深部侵入岩、火山岩分布关系 ,指出了长期活动的深断裂带、深部热流底辟、良好盖层是CO2 气藏的成藏条件 ,给出了CO2 气藏成藏模式 ,进而指出松辽盆地CO2 气藏的勘探方向

    2000年02期 82-8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提高注汽锅炉和管道系统效率研究”通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成果鉴定

    成果科,王娅莉

    2000年02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萨南油田二区东块高台子油层注采系统调整

    刘斌,刘灵芝,王洪宇,王宝林

    萨南油田二区东块高台子油层随着开采程度的加深 ,含水上升速度加快 ,产量递减 ,对于反九点面积井网 ,平面矛盾突出 ,产液结构调整困难大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 ,选择了隔排转注高含水边井的线性注水方案 .模拟计算表明 :注采系统调整后产量明显提高 ,最终采收率可提高 1.6 3 % .现场试验表明 :注采系统调整后地层压力回升 ;多方向砂岩水驱控制程度提高 5 5 .6 8% ,有效厚度水驱控制程度提高 5 5 .81% ;低含水油层砂岩动用厚度比例提高 7.71% ,有效厚度动用比例提高 9.0 2 % ;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 ,综合含水率由调整前的 76 .5 4%稳定到调整后的 76 .5 0 % .

    2000年02期 85-8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加密调整井产量变化对油田产量递减率的影响

    张云燕,刘灵芝,刘斌,孙彦峰

    为了掌握油田产量递减规律 ,给出了油田递减率的计算公式 ,分析了油田产量递减率与加密调整井产量及其递减率变化的关系 .油田在某一阶段内的产量总递减率等于各类井结构递减率之和 ,即等于各类井阶段初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与该类井阶段内递减率的乘积之和

    2000年02期 88-9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复杂非线性系统新型辨识理论方法及其在油田系统的应用

    成果科,朱伦

    2000年02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FW调剖剂的研制及其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刘庆旺,杨勇,郝爱萍,徐凤廷,孙长海

    :FW调剖剂是用聚丙烯酰胺 (PAM)与木质素磺酸盐 (Ca -LS)的缩合产物为主体剂 (PS) ,用K2 Cr2 O7与硫脲氧化还原体系为交联剂而形成的凝胶 .主体剂PS的合成条件 :PAM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0 .3% ,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 0 .1% ,Ca -LS的质量分数为 1.5 % ,反应温度为 6 0℃ ,反应产物的特性粘数为 3 .0 5L·g- 1 ,凝胶强度小于 2 0 0mPa·s ;FW调剖剂的基本配方 :主体剂PS的质量分数为 1.8% ,交联剂重铬酸钾与硫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 .2 %与 0 .4% ,该调剖剂成胶时间为 10~ 40h ,凝胶强度为 2 0~ 6 0Pa·s.在大庆油田注水井上应用后 ,与 7口调剖注水井相连通的 2 1口油井 ,平均日增油6 8t,含水率降低了 1.84% ,增油效果明显

    2000年02期 91-94+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FL调剖剂的研制及其在辽河油田的应用

    刘庆旺,王中国,范振中,雒贵明,才潜

    :针对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 80℃地层 ,优选出以聚丙烯酰胺和木质素磺酸盐的缩聚产物为主体剂 ,苯酚和六次甲基四胺为交联剂的聚合物调剖剂 .根据极差理论 ,选用L9(34)正交表 ,得到的最佳配方 :PS的质量分数为 0 .6 % ,六次甲基四胺的质量分数为 0 .4% ,苯酚的质量分数为 0 .2 % ;在pH为 4的条件下 ,该调剖剂的成胶时间为 10~ 40h ,最终凝胶强度大于 10 0Pa·s ,矿化度、酸碱度对其成胶时间及凝胶强度基本没有影响 .岩心实验表明 ,岩心的堵塞率大于 99% ,单位长度岩心的突破压力大于 0 .9MPa cm .当 2口井分别注入 10 0m3 d后 ,注水压力分别提高 2 .9MPa和 3.2MPa ,调剖效果明显

    2000年02期 95-9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复合离子深度调剖剂的应用

    尉小明,曹明军,王俊亮,刘野,刘庆旺

    油田常用的调剖剂在抗盐、抗剪切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为此研究了一种深度调剖剂 .复合离子聚合物由具有阴、阳、非离子的单体三甲基单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而成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40 0万 ,阳离子摩尔分数为 18% .复合离子聚合物与六次甲基四胺微交联形成复合离子调剖剂 ,其最佳配方为 :复合离子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 .6 % ,六次甲基四胺的质量分数为 0 .4% ,pH值调节剂的质量分数为 0 .1% ,其余为自来水 ,养护温度为 45℃ .将配制的调剖剂用于大庆矿场 ,结果表明 :调剖后主力吸水层葡Ⅰ 2相对吸水率下降了 36 .4% ,与其相连通的 2口油井 ,调剖初期单井日增油为 5 .5t,含水率下降了 7.9% ,调剖效果明显

    2000年02期 98-100+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机械虚拟加工技术

    梁宏宝,钟诗胜,王知行,闫继东,王庆娟

    在研究虚拟现实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的基础上 ,开发了主要包括车间、机床、夹具等场景的仿真虚拟加工环境 ,该场景包括三坐标铣削加工中心等 5台机床 .实现了仿真加工能力 ,提供了用户漫游功能 .同时 ,该环境实现了对零件可加工性的评价、机床及刀具加工参数的合理性评价和NC代码的验证等

    2000年02期 101-10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虚拟加工环境中的毛坯数据模型

    梁宏宝,钟诗胜,王胜昆

    在虚拟加工环境中 ,毛坯的三维图形处理主要包括毛坯三维图形的几何建模方法、三维几何图形的显示数据结构和三维图形的编译处理等 ,提出了一种能够满足虚拟加工环境的三维图形的数据结构 ,给出了实现方案 ,实现了三维图形的环境调入和毛坯的对接等功能

    2000年02期 103-106+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