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油气地质与勘探

  • 老君庙油田古近系M油组冲积扇沉积特征

    王旭影;姜在兴;岳大力;喻宸;徐婷;

    根据测井、岩心及分析化验资料,在等时地层格架基础上,结合老君庙油田古近系M油组区域沉积背景、岩石学、重矿物、粒度分析、沉积构造及砂体形态等,分析冲积扇识别标志,研究沉积相、沉积微相类型,刻画沉积微相展布规律,建立老君庙油田M油组冲积扇沉积模式。结果表明:M油组具备干旱气候条件下冲积扇沉积特征,主要发育冲积扇扇根外缘和扇中,扇根外缘发育片流带和漫洪带,扇中发育辫流带和漫流带。沉积微相平面分布样式一种为扇根外缘连片的片流带和离散的漫洪带拼接样式(M_3砂组),另一种为条带状辫流水道和透镜状漫流带相间拼接样式(M_2和M_1砂组)。整个M油组自下而上表现为冲积扇不断退积。研究区沉积相主要受控于构造运动、气候条件和古地形。

    2017年02期 v.41;No.204 1-1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4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准西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与有利储层分布

    许涛;张曰静;陈林;程长领;张新见;苏真真;

    准噶尔盆地西缘地区侏罗系勘探程度较低,对砂体成因类型及有利储层分布认识不清。在地层精细划分的基础上,根据精细剥蚀量计算结果,恢复侏罗系沉积期古地貌;结合残留地层的沉积特征,研究侏罗系沉积模式,还原重要沉积期的岩相古地理;根据研究区物性统计与物性下限分析结果,明确有利储层砂体成因类型,预测有利储层的展布。结果表明,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发育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两种沉积相类型,其中车排子凸起东翼陡坡带发育受限型扇三角洲,四棵树凹陷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四棵树凹陷北部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储集物性最好,为有效储层,是未来重点勘探目标。

    2017年02期 v.41;No.204 13-2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霸县凹陷西部陡坡带沙三段成岩演化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杨剑萍;金权;吕传炳;张峰;李彦国;侯守探;李凤群;黄志佳;

    利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分析、物性资料及试油资料,结合盆地埋藏演化史,研究霸县凹陷西部陡坡带岔河集—高家堡地区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扇三角洲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部陡坡带沙三段储层目前处于中成岩A期,在持续埋藏的背景下,经历碱性—酸性—碱性成岩环境的演变;成岩演化序列为压实作用/早期碳酸盐胶结—长石溶解/石英次生加大/自生高岭石胶结—灰泥杂基重结晶/晚期碳酸盐胶结/硬石膏胶结/石英弱溶解—黄铁矿胶结。不同沉积相带沉积特征不同,控制成岩演化特征的差异,决定物性演化的不同。扇三角洲平原辫状河道泥质砂岩埋藏早期压实作用较强,后期灰泥重结晶使物性急剧降低,现今主要发育干层。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远泥岩端储层,由于酸碱两期溶蚀作用使长石、石英和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蚀,油气充注进一步抑制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现今保留大量的残余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可作为良好的油气储集层。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近泥岩端砂岩早期碳酸盐胶结极为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压实作用,但整体上中等的压实作用和较强的胶结作用使物性降低较快,早期碳酸盐胶结堵塞孔隙和喉道,导致酸性流体难以产生大范围的溶蚀,晚期碳酸盐、硬石膏胶结使孔隙度进一步降低,现今物性中等。

    2017年02期 v.41;No.204 23-3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铀对古老烃源岩有机质生烃影响——以华北花园地区下马岭组元古界烃源岩为例

    马奎;王铜山;胡素云;李永新;

    选取华北花园地区下马岭组元古界低成熟泥页岩为代表的低成熟古老烃源岩,制备成干酪根,分别在正常和含铀条件下进行高压釜黄金管生烃模拟实验,探讨铀对古老烃源岩有机质生烃的影响。结果表明:铀影响古老烃源岩有机质生烃产率和热演化,降低有机质生烃中甲烷的形成,使液态烃的生成滞后,并在成熟—过成熟阶段抑制液态烃的裂解,总烃产率不变;二氧化碳和氢气产率明显提升;含铀条件下生成的甲烷、乙烷、丙烷和二氧化碳的δ~(13)C值比正常条件的轻,铀可抑制有机质生烃的热演化,降低有机质成熟度,与铀共生的古老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更容易保存。

    2017年02期 v.41;No.204 35-43+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秦南凹陷石东陡坡带沙一段陆相混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冯冲;王清斌;代黎明;郭龙龙;卢欢;

    为揭示渤海湾盆地秦南凹陷石东陡坡带秦皇岛29-A构造沙河街组一段陆相混积岩的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在对混积岩岩石学分析基础上,利用元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秦皇岛29-A构造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和物源类型。结果表明:该构造B、Sr/Ba、Sr/Cu和Th/U等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反映混积岩发育于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半咸水弱氧化沉积环境;为Ti/Zr、Cr/Zr低,LREE富集,HREE亏损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反映陆源碎屑以中酸性火成岩为主;MgO、CaO与SiO_2质量分数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揭示碳酸盐发育明显受陆源碎屑输入量控制,碳酸盐组分发育于陆源碎屑供给的间歇期;δEu正异常和较高的包裹体均一温度揭示它受到热液改造作用。研究区混积岩是以酸性火山岩为母岩的扇三角洲在陆源碎屑供给间歇期、于水体咸化浓缩蒸发环境下形成的,并且后期受到深部热液改造作用。

    2017年02期 v.41;No.204 44-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一段沉积相分析

    张广权;郭书元;张守成;陈舒薇;

    为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沉积相特征及其演化规律,采用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分析地层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和测井相组合,确定下石盒子组一段(盒一段)岩性组合及展布特征;在小层平面展布基础上,根据区域构造和沉积演化背景,分析下石盒子组的物源供给和水动力变化,确定盒一段沉积微相纵向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盒一段沉积物以灰白、浅灰色含砾粗砂岩、砂砾岩,灰色、浅绿色细砂岩,灰色、棕色泥岩为主,剖面上各小层呈下砂上泥的正韵律组合特征,平面上砂岩呈近SN向条带状展布。盒一段沉积一套以粗碎屑岩为主的、砂泥组合的湖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盒一段水下辫状河道为有利储集相带,辫状河道较发育,平面上摆动、迁移频繁。盒1-1和盒1-2亚段比盒1-3亚段分流河道砂体厚度更大,连续性更好。该研究结果为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沉积相分析、高效砂体预测及勘探方向部署提供参考。

    2017年02期 v.41;No.204 54-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粗碎屑粒度特征与环境指示意义

    姚宗全;于兴河;皇甫致远;黄丁杰;高阳;王进;孙乐;瞿建华;刘新宇;

    现有粒度分析方法难以表征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粗碎屑粒度特征。在岩心观察和沉积相分析基础上,结合薄片分析,建立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粗碎屑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及粗粒碎屑沉积环境的弗里德曼模式图,确定概率累积曲线和流体性质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可分为6类,分别对应碎屑水道、辫状水道、辫状分支水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前扇三角洲沉积微相环境;随着流体性质由富砾碎屑流—颗粒流—富砂碎屑流—洪流—牵引流,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依次出现宽缓上拱式—低斜多跳一悬式—直线式—低斜两段式—两跳一悬三段式—低斜三段式—典型两段式;随着流体由碎屑流逐渐向牵引流过渡,曲线斜率逐渐增大。该研究结果可为以粗碎屑为主的储层区块沉积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2017年02期 v.41;No.204 62-7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南堡5号构造带沙河街组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气藏勘探潜力分析

    夏景生;赵忠新;王政军;文雯;汪国辉;杜景霞;

    南堡凹陷5号构造带火山岩广泛发育,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域。利用地震识别、测井分析、岩心观察等技术,以及薄片分析、稀土元素与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南堡5号构造带沙河街组火山岩的岩性、物性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火山岩发育受东、西两个火山构造控制,发育面积较大,西部火山构造以"丘状"酸性火山岩为主,东部火山构造以"层状"基性火山岩为主;火山岩储层主要发育原生的熔岩气孔、火山碎屑岩的粒间孔、次生的斑晶溶蚀孔、基质溶蚀孔、构造裂缝及晶间微裂缝等6种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物性主要表现为中—低孔、低渗储层。南堡5号构造带火山岩单体叠合面积大,与沙河街组三段、一段优质烃源岩直接接触,成藏条件十分有利。

    2017年02期 v.41;No.204 7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准面旋回与冲积扇隔夹层分布的关系——以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SAGD开发区馆陶组储层为例

    李晨;樊太亮;高志前;吴俊;钱小会;樊华;傅巍;

    利用岩心及测井资料,建立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SAGD开发区馆陶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基准面旋回变化与储层隔夹层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杜84块馆陶组可识别出5期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期长期基准面旋回,地层以发育物性隔夹层为主;中、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变化是储层内部隔夹层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以中期基准面旋回为基本单元,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变化控制其内部隔夹层纵向分布规律,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变化控制中期基准面旋回内部物性隔夹层类型的多样性;形成于中期基准面旋回变化不同阶段的物性隔层或物性夹层界面之上易形成多种类型的剩余油富集。该结果为冲积扇储层的隔夹层分布研究提供参考。

    2017年02期 v.41;No.204 85-93+102+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基于岩石热解和荧光显微图像分析的储层流体性质划分及应用——以轮南2油田JIV油组为例

    左小军;袁文芳;何巧林;秦红;曹少芳;邢星;凡闪;张文;何虎庄;

    塔里木盆地轮南2油田JIV油组电阻率普遍偏低,个别油层电阻率比水层电阻率还低,含油性评价主要根据试油和试采结论;未试油层段储层含油和油藏油水界面不明确。为精细解释储层流体性质、判断油水界面及解决采收率低等问题,利用轮南2油田JIV油组12口取心井的岩石热解和荧光薄片图像分析进行流体性质划分,明确在不同流体性质下岩石热解数据和荧光显微图像的变化特征。利用岩心含油性观察、岩心物性分析和生产动态资料,制定划分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建立一套适合轮南2油田JIV油组的流体性质半定量划分标准。生产动态资料分析证明流体性质划分标准的准确性和方法的实用性。

    2017年02期 v.41;No.204 94-10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矩形致密油藏直井体积压裂不稳态压力半解析方法

    王家航;王树平;王晓冬;董文秀;

    基于点源函数理论和边界元思想,建立一种可用于致密油藏直井体积压裂改造非稳态压力分析的半解析模型。模型考虑改造区与未改造区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在均质条件下与解析解进行对比与拟合,并应用已建立的模型对改造区与未改造区渗透率差异性、体积压裂改造程度、改造面积和形态、主裂缝长度及导流能力等参数进行讨论。结果表明:随着改造区内渗透率的增大,压力损耗减小,受改造区面积的影响,单一提高改造区的地层渗透率对整体压力影响较小;相同的储层改造体积情况下,有效裂缝体积较大的开发效果最好。与常规压裂相比,体积压裂井的开发效果主要受主裂缝长度的影响而非导流能力。

    2017年02期 v.41;No.204 103-113+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油田化学工程

  • SiO_2改性AlPO_4—5/Al_2O_3复合载体催化剂的表征及加氢性能

    韩志波;王丹;张文成;赵野;李宗奇;

    为了考察SiO_2对W-Ni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将SiO_2以硅溶胶形式引入AlPO_4—5/Al_2O_3复合载体,制备W-Ni催化剂,对改性的复合载体及催化剂进行BET、NH3-TPD、DRS及LRS方法表征,采用二苯并噻吩的模型化合物对催化剂脱硫活性进行微反评价。结果表明:将SiO_2引入AlPO_4—5/Al_2O_3复合载体,可改善活性金属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催化剂的酸强度,促进金属组分的易还原性;SiO_2质量分数为12.0%时,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最高,说明适当加入SiO_2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质量分数为12.0%的SiO_2改性复合载体制备的催化剂Cat-NiW/Si12AP对大庆催化柴油加氢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脱硫、脱氮及芳烃饱和性能。

    2017年02期 v.41;No.204 114-12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校学报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正>继2013、2014年度,我校主办的《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再次获得2015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是优化科研环境,保护创新思想,方便快捷进行学术交流,治理不正学风的重要平台。为了促进大学科技期刊健康发展,扩大学报等科技期

    2017年02期 v.41;No.204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