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油气地质与勘探

  • 义东地区优质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及发育模式

    邱隆伟;畅通;张营革;师政;王晔磊;高秋菊;师涛;

    义东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易被溶蚀物充填、成因机理和分布演化复杂。选取该地区寒武—奥陶系为研究对象,根据岩石类型、物性特征和储层类型等,利用钻井、岩心、镜下薄片等资料,研究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在确定主控因素对优质储层发育影响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模式。结果表明:义东地区碳酸盐储层储集空间发育类型多样,以裂缝—孔洞型为主,不同区域、不同层系间物性差异显著。优质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岩性岩相组合、不整合和断裂活动及岩溶作用,其中岩性岩相组合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不整合和断裂活动是储层发育的有利保障;岩溶作用是储层发育的关键。该结论为研究区及类似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2016年04期 v.40;No.200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隔夹层表征及剩余油预测——以彩南油田彩9井区三工河组为例

    徐丽强;李胜利;于兴河;章彤;姜国平;刘金龙;

    彩南油田9井区三工河组经过多年的注水开采,剩余油分布复杂,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田剩余油的开发效果,研究储层隔夹层的分布是关键。以三工河组二段J1s22和J1s23层为例,分析现代沉积、野外露头资料及岩心观察结果,统计5口取心井不同层次类型的隔夹层,绘制不同测井曲线两两组合交会图;根据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通过井间精细对比建立隔夹层分布的静态模式。结果表明:三工河组二段隔夹层类型划分为单层间隔层、单砂体间夹层及单砂体内夹层3个层次,可根据交会图识别不同类型的隔夹层;研究区有4种剩余油分布模式:顺夹层倾向注采强对应、顺夹层倾向注采弱对应、逆夹层倾向注采强对应、逆夹层倾向注采弱对应;静态模式与实际生产情况吻合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该研究结果对油藏后期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作用。

    2016年04期 v.40;No.200 10-18+5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史江龙;李剑;李志生;祁青山;郝爱胜;

    统计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400余个天然气气样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塔中隆起不同构造单元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结果表明:(1)塔中隆起天然气为典型的油型气,主要以烃类为主,非烃气体含量差异显著,表现为塔中Ⅰ号断裂带CO2含量(体积分数)相对较高,N2含量相对较低;塔中10号构造带和塔中主垒带天然气CO2含量相对较低,N2含量明显偏高。(2)塔中Ⅰ号断裂带天然气为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的混合气,天然气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主要来源于寒武系烃源岩;塔中Ⅹ号构造带天然气处于成熟阶段,为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干酪根裂解气;中央断垒带天然气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来源为寒武系—下奥陶统和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混合气。(3)塔中隆起天然气为热解成因气,δ13C1主要介于-50‰~-38‰,仅部分原油伴生气δ13 C1小于-50‰。(4)塔中隆起天然气主体为正碳同位素序列,由于同源不同期气或同型不同源气的混合使得部分天然气的碳同位素序列发生局部倒转。该研究为塔中隆起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2016年04期 v.40;No.200 19-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薄互层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分布的影响——以陆9井区K_1h_2~6油藏为例

    王石;高先志;路建国;

    在三角洲前缘沉积背景下,砂体呈薄互层特征,形成较强的储层非均质性,并对原始油气的充注产生重要控制作用。以陆梁油田陆9井区K1h26三角洲前缘油藏的宏观非均质及油气分布的关系为例,分析油藏岩心观察、测试和测井等资料,分别精细刻画沉积微相、隔夹层、砂体形态和韵律性等4个方面的非均质特征;利用储层非均质性综合指数,总体表征储层属性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分布特征,建立综合指数和油气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油藏顶部稳定隔层和砂层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使油气发生优势充注和聚集;沉积微相成因的局部储层质量差异控制油气在砂层内的分布,在整体砂体发育好、物性特征好和夹层频数少的东部井区,非均质性综合指数较高,含油性普遍好。

    2016年04期 v.40;No.200 26-34+9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准噶尔盆地红山嘴地区克拉玛依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高阳;于兴河;黄丁杰;王进;刘文峰;赵延伟;

    为明确准噶尔盆地红山嘴地区克拉玛依组复杂砂砾岩体的沉积成因,在精细岩心观察描述基础上,利用钻井、测井资料,结合古地理背景分析,研究克拉玛依组沉积特征。结果表明:克拉玛依组属于以牵引流为主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兼具间歇性碎屑流沉积;根据沉积构造与垂向沉积序列反映的不同沉积作用,克拉玛依组辫状河三角洲可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等3个亚相,而Gms-Gm-Gf-Sp、Gi-St-Sm-Sh、Sp-Sh-Sp、Fh-Fm-M2、Gi-Sm-Fr、FrSp-Sm、M1-Sw、Fm-M1等8种主要岩相组合分别对应辫状河道、辫状分流河道、辫流坝、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水下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克拉玛依组为"短源距、物源足、坡度陡、水流强"的水进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该成果为红山嘴地区油气储层研究提供参考。

    2016年04期 v.40;No.200 35-44+1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6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黄河口凹陷东南缘火山活动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

    庞小军;宋章强;周晓光;

    为解决黄河口凹陷东南缘钻井稀少、火山岩发育及油气分布不清等问题,利用三维地震、钻井和地化分析等资料,结合沉积背景,分析该区沙二段—东一段火山岩分布、火山活动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口凹陷东南缘沙二段—东一段主要发育2种火山相类型:火山通道相和溢流相。火山通道相往往成群出现,溢流相以多期叠加为主,局部发育孤立的火山通道相和溢流相。纵向上,沙二段—东一段火山活动呈"强—弱—强"的演化特点;平面上,不同时期、不同位置火山岩的分布和活动强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火山岩的分布阻碍烃源岩的演化进程,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通道相和溢流相占据沉积可容空间,对烃源岩和储层的分布起阻碍作用;与火山岩密切相关的沸石的形成对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火山岩发育形成局部盖层,使油气更有利于在盖层下的古近系储层富集。该结论对寻找火山岩发育区有利勘探目标提供一定的帮助。

    2016年04期 v.40;No.200 45-5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多种地震反演方法的哈拉哈塘地区火成岩识别及速度建模

    崔永福;许永忠;彭更新;郭念民;王兴军;郑多明;马一名;张昆;

    塔里木盆地北部哈拉哈塘地区油气成藏条件良好,普遍发育二叠系火成岩储层,地震震资料显示二叠系岩性、速度变化剧烈,影响其下伏奥陶系油藏"串珠"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及低幅构造圈闭的变速成图。在分析哈拉哈塘南部工区地质资料基础上,采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人工神经网络反演、多参数反演方法对二叠系火成岩速度识别进行对比;采用db4小波对声波测井曲线进行基于小波变换的分频重构,将反演得到的速度模型应用在叠前深度偏移中。结果表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更适用于工区巨厚的、岩相变化复杂的火成岩的快速建模;声波测井曲线重构后反演的数据体对岩性的识别能力明显提高,有助于火成岩速度建模。文中速度模型对"串珠"的刻画取得较好效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哈拉哈塘及类似地区火成岩研究提供初始速度模型。

    2016年04期 v.40;No.200 54-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辽河海南洼陷沙一二段地震相精细研究

    宋志慧;王居峰;王红军;刘海涛;张新顺;王纯;马玉亮;刘媛媛;

    海南洼陷E3s1+2段相变频繁、多物源叠置,地震相划分多解性强,沉积相类型及砂体分布不明确。根据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地震内部反射结构、构型和外部形态信息进行地震相分区,采用有井区钻井与地震结合、无井区地震与地质背景结合的"实时控制"型地震相划分方法,确定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和有利砂体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在海南洼陷共识别10种地震相,主要发育4种典型地震相:下超型前积地震相、(亚)平行席状地震相、透镜状地震相和楔状地震相。研究区主要发育3种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扇三角洲—滨浅湖和重力流—深湖沉积体系。鸳鸯沟断层附近E3s2段发育的浊积砂体和双南地区E3s1+2段水进域发育的重力流砂体,具备良好的形成岩性圈闭的条件。

    2016年04期 v.40;No.200 63-73+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领域本体的油气勘探开发知识获取模式及实现

    王晓丽;邓达康;孟祥龙;唐先明;郭攀红;林畅松;

    油气勘探开发行业的信息数据资源涉及多学科、多地域,结构复杂,类型多样。提出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油气勘探开发知识获取模式,提取知识源的领域命名实体,将海量知识与已知的领域本体关联起来,实现快速知识获取;通过改进Trie索引树词典构造方法、创建节点失败指针优化正向最大匹配分词方法,快速匹配并提取已登录领域命名实体;采用领域命名实体规则特征和聚类统计分析方法,识别未登录领域命名实体(包括疑似命名实体和新增命名实体)。该模式能够提高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知识源的命名实体提取效率和准确率,有效解决油气勘探开发行业获取知识的难题。

    2016年04期 v.40;No.200 74-79+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基于点源解的偏心井试井典型曲线分析

    姜瑞忠;郜益华;孙召勃;何吉祥;滕文超;

    直井试井一般假设井位于地层中心,在实际试井测试过程中很难保证。利用点源理论、叠加原理、镜像原理给出偏心点源解,以及外边界封闭、定压的圆形油藏中偏心井的线源解,绘制偏心井试井的典型压力曲线并分析偏心距对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外边界封闭和定压油藏试井曲线偏心距的存在使边界响应提前出现;与井位于地层中心时的情况不同,考虑偏心距后外边界封闭油藏的边界响应可划分为封闭边界响应扩大阶段和整个封闭边界响应阶段;考虑外边界定压油藏偏心距后,边界响应体现出压力导数下降变缓特征。

    2016年04期 v.40;No.200 80-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SiO_2/SDS复合体系CO_2泡沫的调驱性能

    王鹏;李兆敏;徐海霞;李杨;洪英霖;何强;

    为探索SiO2/SDS复合体系CO2泡沫在调驱方面的应用潜力,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该泡沫体系的封堵及分流性能,并对SiO2纳米颗粒在岩心中的滞留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SiO2纳米颗粒质量分数升高,泡沫体系封堵性能增强,当颗粒的质量分数达到1.0%时其封堵性能增幅减缓;随着温度升高,其封堵性能下降;随着压力升高,其封堵性能增强,当压力达到8 MPa时其封堵性能趋于稳定;并且泡沫体系的分流性能也随着SiO2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增强,当颗粒质量分数升高至1.5%时能够实现流度反转;当颗粒质量分数低于1.5%时,在多孔介质中的滞留量较少,对于多孔介质的影响较小,而当颗粒质量分数高于2.0%时,对多孔介质产生较大的伤害。

    2016年04期 v.40;No.200 88-95+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徐深气田新增产能管网障碍拓扑优化

    陈双庆;刘扬;魏立新;官兵;徐哲;张爽;王玉普;

    为降低徐深气田新建产能管网系统投资,考虑集气支线的连接方式和障碍对整体建设费用的影响,将集气支线连接方式作为优化变量之一,采用R函数法和分层求凸包法,推导并建立任意障碍多边形的数学表达式和可行布局约束条件,以管网建设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拓扑布局优化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的结构层次,构建改进的混合遗传算法求解策略,设计几何位置实数编码和拓扑关系整数编码的多参数级联编码方式,调整选择复制遗传算子的操作方式,建立考虑集气支线气量均匀性的自适应种群进化的适应度函数;结合K—中心聚类法、叉积法、贪心算法和Prim算法给出初始种群的建立方法,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集气支线的连接方式和障碍是管网布局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合理初值的多参数级联编码遗传算法比常规遗传算法的寻优效果和速度更好。

    2016年04期 v.40;No.200 96-10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大庆油田西区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方法

    刘冰;

    大庆油田西区二类油层平面、纵向非均质性强,井组油层条件差异大,采用一类油层均一化各种参数和调整方法难以满足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的要求,致使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效果差。首先通过实验建立大庆油田西区二类油层三元复合体系浓黏曲线、质量浓度与渗透率匹配关系模板;然后结合区块渗透率分布、三元复合驱控制程度及已注三元复合驱区块经验,确定全区基本注入参数。通过精细油层地质解剖、单井量化井组分类和数值模拟,个性化设计大庆油田西区二类油层注入参数,提出适合西区二类油层不同类型井组的注入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优化全区及单井注入方案。结果表明:单井注入聚合物质量浓度为1.35~1.95g/L,前置聚合物段塞为0.040PV,主段塞(P+0.30%S+1.20%A)(质量分数)为0.350PV,副段塞(P+0.15%S+1.00%A)(质量分数)为0.150PV,后续聚合物保护段塞为0.250PV时,储层动用程度达到79.5%。相对于西区二类油层笼统三元复合驱注入聚合物,含水率下降3.76%,提高采收率1.70%。该方法可为其他类似区块的三元复合驱开发提供指导。

    2016年04期 v.40;No.200 106-113+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油田化学工程

  • 十二烷基羧基甜菜碱气液界面自组装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史亮;孙青力;魏安琪;孙勇强;曲广淼;

    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十二烷基羧基甜菜碱(BS-12)在气/液界面的聚集行为,采用界面密度、径向分布函数、基团占有面积等参数分析BS-12气/液界面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BS-12分子在气/液界面紧密排列形成紧密单分子层界面膜,界面膜厚度随着BS-12分子数增加而增大;BS-12分子亲水基团—N+—CH2—COO-中季氮阳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高于亲水基团羧基与水分子间相互作用,加入Na+和Ca2+后羧基与水分子间的径向分布函数值没有变化,也未对扩散双电层产生较强的压缩作用,BS-12分子具有一定的抗盐能力,羧基阴离子与Ca2+间的相互作用高于与Na+间的相互作用,说明Ca2+影响BS-12分子的抗盐性能。

    2016年04期 v.40;No.200 114-12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