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油气地质与勘探

  • 南哈萨克区块下石炭统层序岩相古地理及其对有利储层的控制

    徐桂芬;林畅松;李振涛;

    利用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研究楚—萨雷苏盆地南哈萨克区块下石炭统的层序地层、沉积相、沉积演化及其对有利储层的控制.结果表明:下石炭统自下而上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主要由海侵和高位体系域构成.识别主要沉积相类型包括蒸发台地、开阔台地生物礁、礁—滩复合体、滩间海、局限台地澙湖、淹没台地或深水台地等,高位体系域以开阔台地相为主;海侵体系域以发育局限台地相为主,中部的SQ3发育深水—淹没台地相,上部SQ4的顶部发育蒸发台地相.总体上,由南向北可划分潮缘带—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高能滩、台地边缘礁、滩、浅海—半深海等沉积相带.沉积、层序对储层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台地边缘高能相带为有利的储层相带,三级或四级层序界面附近,储层质量最好,储层孔隙度大于10%.

    2014年06期 v.38;No.190 1-11+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塔河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深部热液特征分析

    李辉;李国蓉;罗韵;符浩;高鱼伟;朱永源;张文;

    塔里木盆地在海西晚期(二叠纪)发生过一次强烈的岩浆—火山活动,钻井揭示塔河地区奥陶系受到深部热液流体改造作用.为了确认深部热液流体活动,采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热液成因缝洞方解石地球化学分析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分析热液流体的性质及热液溶蚀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塔河地区热液现象、热液矿物及热液矿物组合典型;δ18 O值较低,富含Ba、Mn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显示明显的正Eu异常,87Sr/86Sr值多高于碳酸盐岩围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130~190℃,出现3个主峰值,分别为140、160、180℃.塔河地区热液活动异常明显,来源于地壳中深部热液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酸性,富含87Sr、Ba、Mn等元素,多期次性的特点,伴随热液活动所形成的溶蚀孔洞对奥陶系储层的形成有重要贡献.

    2014年06期 v.38;No.190 12-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牛驼镇凸起发育过程

    杨海盟;戴俊生;汪必峰;邹娟;

    针对牛驼镇凸起抬升时间和内幕结构研究不足的问题,运用地球物理方法和平衡剖面技术,研究牛驼镇凸起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牛东断层与派生断层组成"Y"型,牛东断层下盘发育阶梯状逆冲断层.研究区构造演化经历3个阶段:J-K为凸起发育前潜山内幕形成期,其中J2末-J3为逆冲褶皱发育期;E1k-E3d为凸起形成期,其中E2s3-E3d为廊固—牛驼镇断块翘倾发育期;N-Q为凸起埋藏期.中生代主要受区域挤压和走滑运动的影响;新生代伸展构造、走滑运动及基底沉降控制牛驼镇凸起的演化,并与断层的产状相关.根据地震剖面、构造演化剖面特征得出内幕存在逆断层,E2s3凸起发育明显.通过分析构造演化对烃源岩、储集层、盖层、运移通道和圈闭的影响,预测牛驼镇凸起存在潜山内幕油气藏.

    2014年06期 v.38;No.190 22-29+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 ]
  • 毕节市杨家湾井田煤层气分布特征及资源潜力

    郑禄林;杨瑞东;陈军;孔祥贵;陶振鹏;

    杨家湾井田煤炭资源丰富,运用解析法对井田煤层气进行采样测试;根据甲烷含量等值线图分析煤层气分布规律,采用体积法估算煤层气资源量.结果表明:甲烷含量在井田东北部露头最低,在井田中深部及长春铺向斜轴部较高,影响甲烷含量的主要因素为地质构造、煤层厚度、顶板岩性、煤层露头及埋藏深度;探明井田内4、4下、5、6-1、6-1中、6-1下、6-2、6-2下、6-3、6-3下、7和8煤层煤层气资源量达52.77×108 m3.长春铺向斜及区域内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展布的宽缓向斜是煤层气勘查有利靶区,向斜轴部比翼部更有利于煤层气富集.

    2014年06期 v.38;No.190 30-36+9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惠民凹陷临南地区古近系沙三下亚段沉积特征

    张春明;姜在兴;王俊辉;姜华;

    惠民凹陷临南地区古近系沙三下亚段沉积相类型及砂体展布规律复杂,制约该地区进一步中深层勘探.根据岩心观察、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进行沉积学研究,分析各沉积微相的识别标志、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临南地区古近系沙三下亚段广泛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在三角洲前缘细粒沉积的大背景下,发育下切谷充填沉积.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以细粒沉积为主,划分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和远砂坝4种微相;下切谷充填沉积以粗粒沉积为主,划分为下切谷水道、水道天然堤和水道间漫溢3种微相.该研究成果为该地区下一步勘探提供指导.

    2014年06期 v.38;No.190 37-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辫状河储层地质知识库构建方法——以大庆长垣油田喇萨区块葡一组储层为例

    邢宝荣;

    为解决储层研究中资料分散、联系不紧密、定量化标准和一致规律性缺乏等问题,应用储层地质知识库理论,以大庆长垣油田喇萨区块葡一组辫状河储层为例,利用密井网测井、沉积、物性分析和卫星照片等资料,分析储层砂体层次类型和规模,对比辫状河和心滩坝的充填样式和定量规模;根据辫状河道砂体储层构型要素和几何特征,构建辫状河储层地质知识库.结果表明:大庆长垣喇萨区块葡一组辫状河储层分为古河床范围砂体带(五级)、辫状河单砂体(四级)和落淤层(三级)3个构型单元级次;按照充填样式、定量规模和物性特征,划分辫状河单砂体的辫状河道和心滩坝2个构型要素.该研究结果获得辫状河沉积储层不同级次的构型要素与砂体的规模、方向、几何形态及厚度等定量地质知识,为提供类似区块辫状河储层地质建模和预测提供指导.

    2014年06期 v.38;No.190 46-53+10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9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1 ]
  • 葡北油田东部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

    闫明;李易霖;王宇盟;

    葡北油田东部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较为复杂.通过分析试油试采、油水井生产及地质静态等资料,研究油水在平面和垂向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油水分布在平面上具有分带特征,以东西两个区带为主要富油区;在垂向上具有分异特征,以葡Ⅰ3—葡Ⅰ5小层为主要富油区.油水分布的主控因素包括:构造单元控制油水的分布规律,表现为研究区在平面上油水具有分带特征;在三角洲前缘相的沉积背景下,分流河道沉积砂岩层是葡萄花油层的优质储层;以北北西向为主的断层与葡萄花油层水下河道沉积砂体相互匹配,且断块式与反向正断层式的匹配样式对控油最有利.该研究结果为葡北油田后续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2014年06期 v.38;No.190 54-60+1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道集流的地震数据并行输入输出方法

    刘永江;邵庆;

    传统的地震资料处理系统以地震道为数据输入输出单元,难以集成基于道集的复杂处理算法,并且数据I/O效率低.提出基于道集流的数据输入输出模式,采用道头信息索引数据库,可以按关键字进行道集快速筛选和排序;给出文件锁、随机写、独立输出3种数据文件输出方式,解决数据文件并行输出时写数据冲突问题,实现多个计算节点并行数据输出;建立独立的数据输入、输出进程,利用数据缓冲机制,实现计算进程与数据输入、输出进程的并行运行.地震资料处理系统MPS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道集流的地震数据I/O速度得到较大提高.

    2014年06期 v.38;No.190 61-6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渤海海域渤东低凸起中南段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张参;官大勇;王明臣;刘朋波;张海义;张宏国;

    根据渤东低凸起及其邻区钻井和三维地震等勘探资料,采用地层展布特点、构造样式分析和构造恢复等方法,研究渤东低凸起中南段的构造形态、演化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渤东低凸起的形成时间为沙三段沉积末期,在东营组沉积时期定型,形成的动力来源为郯庐断裂右行走滑活动使其增压弯曲部位的岩石圈断块受到近东西向挤压应力的作用,构造演化分为孔店—沙四段沉积时期、沙三段沉积末期、东二下亚段沉积时期和新近系沉积时期阶段;构造演化通过对圈闭的形成和油气运移过程的控制,影响研究区的油气聚集成藏,并使油气在空间上呈现"断层、不整合和区域砂体联合疏导"立体成藏模式.该成果对于研究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4年06期 v.38;No.190 68-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胜坨油田二区自发乳化驱油体系性能

    史胜龙;王业飞;汪庐山;靳彦欣;王涛;杜鹏飞;

    针对胜坨油田高温高盐、水驱采收率低问题,开展适合胜坨油田二区油藏条件自发乳化驱油配方研究.采用乳化能力测试和油/水界面张力测量,对自发乳化驱油体系中的碱、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质量浓度进行优化,并结合物模实验对优选出的配方进行驱油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复合碱和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并导致油滴在轻微界面扰动作用下自发乳化;表面活性剂静态吸附量较小,且油砂上的吸附量小于净砂上的吸附量;均质模型中,自发乳化体系与残余油在多孔介质剪切作用下形成乳状液,依靠乳状液液滴堵塞大孔喉产生的贾敏效应和分流作用,提高波及系数,同时伴随油带的形成,自发乳化驱的采收率在水驱基础上提高25%;非均质模型中,形成的乳状液不足以有效封堵高渗通道,而是被驱替液携带流出地层,驱油效果变差.

    2014年06期 v.38;No.190 76-84+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气相饱和度对气体滑脱效应影响实验

    唐永强;侯吉瑞;

    开展砂岩CO2驱实验,研究滑脱效应与气相饱和度关系;利用束缚水测定高气相饱和度下的滑脱因子,引入强凝胶体系和高黏淀粉溶液测定低气相饱和度下的滑脱因子;通过在24.45%~100%气相饱和度条件下微观实验测定滑脱因子,分析滑脱因子随气相饱和度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气相饱和度的增加,气体滑脱效应先增加后减小,最后达到稳定.在气驱前期CO2不是连续相,滑脱效应影响较小;在气驱中期随着窜流通道数量的增加,滑脱效应不断增大;在气驱后期随着气窜通道的拓宽,滑脱效应逐渐减小.滑脱效应同时受气相饱和度和气相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2014年06期 v.38;No.190 85-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庆萨中二类油层对三元驱油体系的吸附特性

    李柏林;张莹莹;代素娟;姜泳;张利利;

    通过大庆萨中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分析一、二类油层岩心的矿物组成和孔隙结构特征,绘制一、二类油层砂的吸附等温线,考察化学剂在天然岩心上动态滞留量,比较一、二类油层的吸附差异;通过单一矿物对三元组分的吸附实验,分析二类油层高吸附的原因.结果表明:二类油层的黏土矿物质量分数显著高于一类油层的,且绿泥石质量分数较高;二类油层的渗透率约为一类油层的1/3,喉道半径较小.三元驱油体系中3种化学剂在黏土矿物上的吸附量明显大于骨架矿物的,三元组分的吸附损失主要由黏土矿物引起,其中绿泥石对化学剂的吸附作用较强.3种化学剂在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型,NaOH和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较高,HPAM的饱和吸附量较低;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受岩心性质影响较大.3种化学剂在二类油层岩心的动态滞留量均高于一类油层岩心的,NaOH和表面活性剂的动态滞留量低于静态吸附量,HPAM的动态滞留量大于静态吸附量.该研究结果为复合驱油体系配方优化及矿场试验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2014年06期 v.38;No.190 92-99+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 ]
  • 基于低温氮吸附实验的页岩储层孔隙分形特征

    赵迪斐;郭英海;解徳录;苏驰;杨玉娟;于一帆;

    为研究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以重庆南川三泉剖面泉浅1井、綦江观音桥剖面、涪陵B井和石柱打风坳剖面等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样品为例,通过低温氮吸附实验数据建立FHH分形模型,讨论分形维数与孔隙结构参数、TOC质量分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样品孔隙以微孔为主,孔径分布集中在40nm以下,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介于2.760~2.850之间,相关因数大多超过0.99,反映复杂的孔隙结构与较强的非均质性;部分样品显示明显的双重分形特征,以甲烷分子自由程为界可将纳米孔分为渗透孔隙和吸附孔隙,吸附孔隙阶段分形维数变化范围在2.881~2.917之间,渗透孔隙阶段分形维数变化范围在2.791~2.823之间;孔隙体积和平均孔径与分形维数具有负相关性,BET比表面积与分形维数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平均孔径越小、孔隙体积越小、BET比表面积越大,分形维数越接近于3;TOC质量分数也与分形维数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是分形维数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分形维数可以定量评价储层孔隙的复杂程度和非均质程度,为储层评价和页岩气在纳米孔隙中的赋存和运移机理研究提供思路.

    2014年06期 v.38;No.190 100-108+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2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1 ]
  • 红河油田空气泡沫驱实验

    马兴芹;刘岳龙;张永刚;符伟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红河油田长8油藏为典型的致密双重介质储层,注水采油时出现沿裂缝水窜现象,导致开发效果变差.为有效补充地层能量、提高采收率,开展红河油田长8储层空气泡沫驱实验.通过空气原油氧化实验,确定红河油田原油与空气在地层条件下可以发生低温氧化反应,反应速率为(0.025~0.110)×10-5 mol(O2)/(h·g)(oil);通过泡沫体系优选实验,优选阻力因子高、封堵能力强、可有效封堵储层裂缝的泡沫体系;通过长岩心空气泡沫驱油实验,认为空气泡沫驱的采收率比水驱的提高15%以上,气体突破时产出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为1.34%~3.81%,满足空气驱的安全范围.结果表明:空气泡沫驱综合泡沫驱与空气驱的稳定、耐温、耐油和较强封堵能力等优点,在红河油田具有较好适用性,为红河油田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储备.

    2014年06期 v.38;No.190 109-1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基础科学及其他

  • 带有p-Laplacian算子的分数阶多点边值问题单调正解的存在性

    张瑜;侯成敏;

    考虑一类带有p-Laplacian算子的分数阶多点边值问题.首先,通过变换将分数阶多点边值问题转化为整数阶差分方程多点边值问题;其次,利用方程及其边界条件得到表达式及一些性质;最后,利用单调迭代方法研究变换后的方程,得到原方程非增正解的存在性.

    2014年06期 v.38;No.190 116-12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总目次

    <正>~~

    2014年06期 v.38;No.190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育部关于同意大庆石油学院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的通知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发函〔2010〕65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申请批准大庆石油学院更名的函》(黑政函〔2009〕90号)收悉。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五届四次会议的评议结果,经研究,同意大庆石油学院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学校代码为

    2014年06期 v.38;No.19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来稿须知

    <正>《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是以刊载油气地质与勘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田化学工程、石油机械工程为主,以及经济管理、建筑科学、计算机与自动化工程、基础科学及其他方面的具有较高理论及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基本要求(1)题名应简洁明了,紧扣文章主题,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属省部级以上项目的研究成果应在首页地脚处注明。

    2014年06期 v.38;No.190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