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 东营凹陷纯东地区断裂划分及断裂活动特征

    白新华,罗群

    分析了东营凹陷纯东区域的构造背景及基底断裂发育特征,结果表明:断裂是该区构造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区内发育基底断裂系统和盖层断裂系统;在这两大断裂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本区域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这些断裂构成了多种组合模式;纯东地区的断裂活动遵循早期强烈同沉积,早中期多期同沉积后期反转,长期多期同沉积晚期反转的3种发育模式.

    2004年06期 1-3+7-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燕山长城纪沉积层序的形成

    刘为付,朱筱敏,于晓玲,孟祥化,葛铭

    燕山长城纪拗拉谷是典型的中元古代大陆早期破裂形成的半地堑裂谷盆地,华北长城纪代表早元古代原地台形成后大陆裂解的第1个巨旋回.从层序、海平面变化及古地理等方面研究,长城纪均表现出沉积作用形成发育过程的阶段性和突发性的周期;沉积层序可明显划分出2个超大旋回层序,第1个由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和团山子组组成,相当于燕山早期裂谷阶段,第2个由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组成,相当于中晚期裂谷阶段;每一个超旋回层序呈现断陷充填期、非补偿期及构造衰退期的演化特征.

    2004年06期 4-7+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海拉尔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模式

    张文宾,陈守田,周俊宏

    系统分析了海拉尔盆地油气聚集规律,结果表明:生油洼槽成熟烃源岩的分布控制油气富集范围;砂岩、砂砾岩和基岩风化壳是油气主要储层;主断裂控制的构造带是复式油气藏聚集的有利带;成熟生油层中不整合面控制油气的聚集.总结出由连通砂体输导层、不整合面输导层、断裂输导层控制形成的3种油气成藏模式,以及由此构成的5种油气藏类型.应用该研究成果预测了海拉尔其它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目标.

    2004年06期 8-1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大庆油田调整井固井技术及应用

    周英操,杨智光,肖志兴,和传健

    分析了大庆油田调整井固井技术难点和存在问题,介绍了调整井固井技术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固井基础理论、地质预测与控制技术、固井水泥及外加剂、固井工具等在调整井固井技术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大庆油田调整井固井技术的研究方向.

    2004年06期 11-13+1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微生物菌种对大庆原油的降解作用

    伍晓林,侯兆伟,陈坚,伦世仪

    通过实验研究了微生物菌种对大庆原油的生物降解规律.结果表明:蜡状芽孢杆菌和短短芽孢杆菌只对原油中高碳链的饱和烷烃具有生物降解作用;HP降解偶数高碳链饱和烷烃的能力强于降解奇数高碳链饱和烷烃;HT对偶数和奇数高碳链饱和烷烃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HP和HT对原油芳烃中菲系列发生生物降解作用,引起原油的MPI和DPI指数提高,说明菲系列中化学性质较为活跃的组分易被实验菌种降解.

    2004年06期 14-1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幂律流体在内管做轴向往复运动的偏心环空中非定常流的流量分布

    杨元健,高涛,崔海清,孙智,郭军辉

    建立了双极坐标系下幂律流体在内管做轴向往复运动的偏心环空中非定常流的控制方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方程,以及瞬时流量计算公式.介绍了幂律流体在内管做轴向往复运动的偏心环空中非定常流的瞬时流量分布的数值计算方法.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水溶液为例,对这种流量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绘制了瞬时流量分布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环空偏心距、内管冲程是影响瞬时流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2004年06期 17-19+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辽河油田超稠油降黏剂的配制及应用

    刘永建,金波

    为解决辽河油田超稠油开采中的降黏问题,复配了一种JB-1型耐高温乳化降黏剂,对比分析了降黏剂的体积分数、不同类型的降黏剂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降黏剂的降黏效果,结果表明:JB-1型降黏剂为最佳选择,其在45℃时,油水乳状液的黏度为40mPa·s,降黏率为99.77%;温度是影响降黏剂降黏效果的主要因素,当超稠油与JB-1型降黏剂混合形成乳状液后,超稠油的可流动温度范围下降;降黏剂受井下高温的影响比较大,JB-1型降黏剂受温度影响小,性能稳定;降黏剂最佳注入体积分数为0.04%.

    2004年06期 20-2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低渗透窄条带砂体油田聚合物驱见效特征及效果

    刘洪远,孙建国

    以大庆长垣南部葡北油田聚合物驱为研究对象,从试验区块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油层发育、提液措施对聚合物驱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低渗透窄条带砂体油田聚合物驱见效特征和效果.结果表明:聚合物区块的油层发育厚度和规模对聚合物驱效果影响较大;挑选砂体发育厚度大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进行聚合物驱,可获得较好的效果;适时采取提液措施能够使聚合物驱效果进一步提高.

    2004年06期 23-2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面驱动螺杆泵抽油杆柱负载扭矩的计算

    陈涛平,王春艳,孙兆海,钱朝慧

    为完善负载扭矩的计算方法,根据地面驱动螺杆泵的抽油原理,应用环空螺旋流的理论,建立了杆管环空压降及抽油杆柱与井液间摩擦扭矩的数学模型,进而给出了螺杆泵工作时抽油杆柱负载扭矩的计算公式.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将环空螺旋流的理论应用于螺杆泵井杆管环空中流体流动规律的描述中,可使螺杆泵抽油杆柱负载扭矩计算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不大于2.00%;有功扭矩在总扭矩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杆液摩擦扭矩受黏度、杆管直径比及泵转速的影响,聚驱油井的杆液摩擦扭矩通常比水驱井的大.

    2004年06期 26-28+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聚合物溶液的弹性效应对驱油效率的作用

    夏惠芬,孔凡顺,吴军政,徐艳姝

    从微观驱油实验出发,研究了系列质量浓度的黏弹性聚合物(HPAM)溶液和系列黏度的甘油溶液对斑状润湿条件下的残余油的驱油效率,分析了黏弹性的HPAM溶液和甘油溶液对残余油的作用,给出了HPAM溶液的弹性与驱油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黏度条件下,HPAM溶液的驱油效率高于甘油溶液的驱油效率;HPAM溶液的弹性可以提高驱油效率,在该实验条件下,HPAM溶液弹性作用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0~2.0g/L.

    2004年06期 29-31+3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催化丙烯聚合的球形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制备

    曲广淼,李国忠,丁伟,那国梁,阎铁

    采用新工艺合成出球形Ziegler-Natta催化剂,在常压淤浆聚合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与三乙基铝(AlEt3)组成的催化体系催化丙烯的聚合.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随着聚合反应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在40℃时达到最大值,聚合反应温度对聚合物等规度的影响较小;随着n(AlEt3)/n(Ti)增大,催化剂的活性先增大,后逐渐减小,最后趋于稳定,聚合物等规度随着n(AlEt3)/n(Ti)的增大逐渐降低;外给电子体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对所合成的催化剂在聚合物等规度的调节上作用明显.

    2004年06期 32-34+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熔融插层法制备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宋军,邓军,宋磊,倪卓,王宝辉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熔融插层制备出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影响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因素,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各考察因素中,蒙脱土的质量分数对各性能指标影响明显,其值以1%为宜;加入相容剂改善了聚丙烯与蒙脱土的界面相容性,其值应高于20%;达到纳米级分散的蒙脱土可改善界面相互作用,从而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004年06期 35-3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油水分离用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

    王尊策,时培明,张淑艳

    数值模拟了油水分离用水力旋流器油水两相流,分析了水力旋流器内部油相体积浓度分布、油相滑移速度分布以及不同流量下的分离效率,得到了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的分布规律和油水两相流的分离特性.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分离效率与实测分离效率结果比较,相对误差在±7%以内,数值计算结果可靠.

    2004年06期 39-41+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套损井碾压整形修复时修复力的理论计算

    姜民政,李春红,王素玲,朱君

    套损井在碾压整形修复时经常凭经验确定修复力,如果修复力过大则易损伤修复处的套管.分析了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套管整形处的应力,给出了确定修复力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实例表明,目前碾压整形工艺所采用的钻压远远大于理论计算值,从而降低修复后套管的承载能力,建议采用文中提出的确定最小钻压的方法指导碾压整形修井工艺.

    2004年06期 42-43+4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阶梯水平井水平段三维轨道设计与计算

    刘巨保,李治淼,李树亮

    考虑水平井动力钻具的造斜能力,以阶梯水平段起始点和终止点的井斜角、方位角为控制量,以垂深或闭合距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水平井阶梯水平段三维轨道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的工程软件.此方法能够应用二段空间曲线设计阶梯水平段的升降、绕障碍或空间定目标轨道,所设计的三维轨道具有闭合距短、钻井成本低、易于控制等优点,该方法已在大庆油田阶梯水平井设计和施工中得到应用.

    2004年06期 44-4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型修正的井架评定方法

    刘金梅,周国强,郭金玉

    分析了在役井架结构的初始缺陷,将井架计算机结构分析与现场测试分析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数值模型修正的井架评定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法可以得到各级载荷作用下井架全部杆件的承载性能数据,为在役井架的安全评定提供新方法.

    2004年06期 48-5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油田注水系统运行优化

    曾文,刘杨,魏立新,杨建军,张运军

    以油田注水系统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压力、流量的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注水系统运行优化模型,改进了遗传算法的算子,并结合模拟退火算法形成了改进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利用编制的软件对某油田注水系统运行方案优化计算,注水系统耗电量由5.52×105kW·h/d下降到5.11×105kW·h/d,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4年06期 51-5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旋流配套工艺中的增压与聚结方式

    刘晓敏,蒋明虎,李枫

    通过旋流配套技术工艺的增压方式试验,分析了不同增压泵对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增压泵前、后端粒径分布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低剪切单螺杆泵和大排量、低转速离心泵将减小增压装置对来液的剪切破碎及乳化程度;设计了旋流式和蛇形管式结构聚结器,油滴粒径分布测试比较结果表明,蛇形管式聚结器有较好的聚结效果.

    2004年06期 55-57+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复杂岩性识别

    廖太平,张福荣,张志坚

    针对复杂岩性分类中存在的模糊性,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复杂岩性判别方法.考虑储层岩性特征参数在不同岩性类别中取值的交遇性和相同岩性对应很大的取值范围,在传统聚类算法中引入岩层样本对岩性类别的隶属度,同时按分类特征参数的重要程度做加权处理来构成综合判别指标,并将专家经验和反映岩性变化的定量指标相结合划分岩性.采用该方法处理了川东油田113个地层样本,总符合率达84.1%.

    2004年06期 58-6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输油管道泄漏特征向量提取方法

    牟海维,王永涛,张勇

    利用小波变换对压力信号分解的基本原理,对压力信号消噪和管道特征向量提取.小波门限法去除噪声有良好的效果,它能在保留信号有用成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抑制噪声;利用小波包精细频分技术,可以对信号的频带细分,并且从频带的能量角度建立管道运行状态的特征向量,对管道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测.

    2004年06期 61-62+65-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物理学中的组合常数方法

    宋文福,高丽丽,秦显荣

    分析了物理学中物理常数的特点,阐述了组合常数方法在原子物理学和宇宙学中的应用,总结了使用组合常数方法的基本原则.应用结果表明,组合常数方法分析问题简便、快捷,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清晰,数量结果准确.

    2004年06期 63-65+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样本先验知识在神经网络训练中的应用

    许少华,路阳,席海青,孙素艳,李欣

    提出了一种利用样本先验知识与BP算法相结合的网络训练新方法.该方法可把样本蕴涵的先验知识转化成对权值的约束条件,融合到网络的目标函数中;也可根据样本蕴涵的先验知识构造带参数的隐层神经元激励函数,应用BP算法调节激励函数的参数和权值,完成对网络的训练.与普通BP算法相比,该方法可提高网络规模、收敛速度、推广能力等.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4年06期 66-6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扩频和OFDM通信系统的快速同步

    高丙坤,朱宝泉,刘丰,赵忖

    为实现扩频通信系统中收发端伪随机序列的同步,研究了延迟锁相环的应用;针对其存在跟踪小信号速度慢、到达稳态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归一化的处理方案,结果表明:当外界信号强度发生变化时,归一化处理可使送入载波环的信号电平稳定,码环也能保持稳定跟踪.对于发展中的OFDM通信系统,在对载波信号采用循环前缀相关性估计实现同步的基础上,也引入了延迟锁相环,并给出了实现同步的方法,进而克服了码间干扰和信道间干扰.2个系统的延迟锁相环算法均具有准确度高、信噪比低等优点.

    2004年06期 70-72+76-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系统的设计

    唐国维,李红,刘宝贵,路敬祎

    为更有效地压缩视频编码,提出了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方法,将传统的基于块的混合运动预测/补偿编码系统扩展到任意形状的视频序列.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系统采用分层编码技术,提高了视频图像的编码效率.应用该系统对人头肩序列图像进行编码,结果表明,在较低位率条件下头肩图像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2004年06期 73-76+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WEB的成绩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策略

    冯亚丽,伊三泉,吴凯,戴庆,王深宇

    论述了基于WEB的大学生成绩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安全性策略;设计了基于C/S与B/S组合的系统模式,并分析了该模式在系统安全中的作用;采用用户身份验证,模糊用户登录,以及数据库的写入信息与用户的读取信息相隔离等措施,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实现了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004年06期 77-78+10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钻井投资和原油价格对油层厚度经济界限影响的实证分析

    赵俊平,邵强,田晓宇,杜立新

    建立了钻井投资和原油价格与油层厚度关系模型,分析了某油田钻井投资和原油价格对油层厚度经济界限的影响,结果表明:油层厚度经济界限与钻井投资呈正相关关系,弹性因数为0.57;与原油价格呈负相关关系,弹性因数为-1.40.降低钻井投资和提高原油价格,会使油层厚度经济界限降低.

    2004年06期 79-80+97-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绩效评价模型

    任秀梅,朱志红

    分析了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例说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组织和会计师事务所对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绩效评判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

    2004年06期 81-8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松辽盆地北部泰康地区青山口组一段沉积微相特征

    张志坚,张国斌,佟卉,张明学

    根据地震、测井、录井、岩心资料,应用沉积学和地震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查明了泰康地区青山口组一段的沉积微相特征.泰康地区青山口组一段以深湖-半深湖研究区为主,发育较厚的暗色泥岩;深湖-半深湖沉积区发育重力流成因的砂岩透镜体;研究区西侧北部发育曲流河三角洲;研究区西侧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根据沉积微相特征及分布规律预测,泰51井区、塔11~塔23井区等为青一段有利的勘探区块.

    2004年06期 84-86+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区带油气资源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张志坚,刘晓冬,佟卉

    依据改进的解析概率法,应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VC++编程工具和COM技术,自行开发了区带油气资源评价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图元的移动、缩放、修改等功能,解决了在程序运行中启动Word,并在Word中添加文字和表格等技术难点.应用该系统预测柴达木盆地北缘区带油气资源量,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用户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交互性强等特点,为区带油气资源评价的有利工具.

    2004年06期 87-88+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测井约束储层反演技术在低渗透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李中冉,牛彦山,薛凤玲,贾振岐,王国忠

    以已知井资料标定的井旁地震道和已形成的波阻抗模型为基础,在地质模型和地震特征的约束下,反演出波阻抗数据体,用外推或内插方法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储层预测.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测井约束储层反演技术可以实现跟踪储层预测,合理指导钻井运行,及时调整井位,提高开发方案的实施效果;反演过程中,对地震记录加密采样,适当降低测井数据的分辨率,可以提高地震反演资料预测薄层的能力.

    2004年06期 89-9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测井储层流体识别方法及其在低渗透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薛凤玲,李中冉,王亚茹,贾振岐,王国忠

    针对大庆外围西部地区储层流体识别难度大的实际,研究了各套含油层系储层地质特征及测井响应特点,建立了油水层识别模型.该模型在新站、新肇、葡西等油田应用,测井解释符合率达87.7%.

    2004年06期 92-94+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聚合物沥青钻井液的性能及其应用

    王铁军,鲍春雷,王子龙,吕忠远

    为解决吉林油田乾北地区钻井施工中出现的井漏、井塌、卡钻等,研究了聚合物沥青钻井液的性能,并考察了其现场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聚合物沥青钻井液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封堵微裂缝能力及良好的润滑性能;施工中用该钻井液避免了因井漏导致的井壁掉块和卡钻事故的发生;测井成功率提高到80%以上.

    2004年06期 95-97+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DWG-Ⅰ剂对水泥浆流动性的影响

    王铁军,鲍春雷,罗云,王黎明

    为改善水泥浆流动性,在水泥浆中加入降黏降滤失剂DWG-Ⅰ,研究了DWG-Ⅰ改善水泥浆流动性的机理.结果表明:DWG-Ⅰ能有效地改变水泥颗粒的界面性质和电动特性,拆散水泥浆体系的网状结构,阻止聚合物分子自身的桥联,释放出被包裹的拌和水并束缚在水泥颗粒表面随其流动,从而提高了水泥浆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改善了水泥浆的流动性.

    2004年06期 98-10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交流杂散电流腐蚀室内实验

    田家祥,林洪山,张玉龙,李福军,鲍春雷

    通过室内模拟交流杂散电流腐蚀实验,分析了交流杂散电流对电泵井套管的腐蚀影响,对比了室内实验结果与现场套管的腐蚀情况.结果表明:腐蚀速率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大,随介质电阻率的增大而减小,电泵井套管的腐蚀存在交流杂散电流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其中交流杂散电流腐蚀可加剧电化学腐蚀过程.

    2004年06期 101-102+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电泵井套管杂散电流现场测试

    陈会军,孙洪志,张庆,李福军,鲍春雷

    现场测试了萨北油田北部过渡带区域电泵井套管附近的杂散电流.测试结果表明:该区域电泵井套管存在交流杂散电流腐蚀.通过现场布点测试发现该区域土壤具有较强的腐蚀性,高压线附近存在强杂散电流,电位梯度为1.30~15.00mV/m;地下50m处有中等强度杂散电流,电位梯度为2.34~2.60mV/m;地下100m处有弱杂散电流存在.虽然杂散电流并不连续,但可加剧土壤电化学腐蚀.

    2004年06期 103-10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电泵井套管杂散电流排流技术应用

    黄海威,徐利民,刘军,李福军,陈月勋

    萨北油田北部过渡带电泵井的套管存在交流杂散电流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为减少腐蚀引起的损失,确定了隔直排流及负电位排流的电泵井套管联合保护方式.应用结果表明,采取联合保护方式后,管/地电位波动由保护前的124.0mV降至27.1mV,纵向上的管/地电位由-0.56V偏移至-0.85V(相对饱和Cu/CuSO4参比电极)以下,排流保护率可达78.1%.

    2004年06期 105-10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总目次

    2004年06期 11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