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德来,陈发景,杨丰平
中国东北地区大面积分布着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火山岩,主要为钙碱性系列与碱性系列。钙碱性系列主要分布在东带和中带,碱性系列主要分布在西带:SiO_2%频率直方图,logσ-logr图解和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说明中生代东北地区属活动大陆边缘。用K_2O含量计算的俯冲带深度显示中生代东北大陆壳下存在双重俯冲带。西带、中带火山岩源于内侧俯冲带,东带火山岩主要源于外侧俯冲带。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王述德,张爱林
本装置是我国第一台能模拟井深6000m井下环境的钻井全尺寸综合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由17个主要部分组成,本文阐述了三个方面的机理设计和实现过程;分析了各个部分的功能。文中对井架的静力和动力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满足强度要求,在模拟实验中不会发生共振,各部分设计合理。该装置的建成将缩短我国钻井现场试验周期,使科研成果迅速形成生产能力。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宝琪
扼要评述了近年来利用声发射评定金属腐蚀过程的研究成果,在不同腐蚀过程中声发射源的分析和腐蚀动态过程中的声发射参量分析。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刘晓燕,袁荣坤
参照国际标准局文件ISO/TC163/SCI/WG3/N25E,设计了一台防护端型管道保温微机监控模拟试验装置,具有自动多路巡回检测、自动控温、自动记时和用中文人机对话等多种功能,其系统误差3.5%,测温范围为60~600℃。给出了影响热流计测试精度的因素──表面发射率、风速的校正曲线和热流计探头弯曲、固有热阻和接触热阻的校正系数。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娅莉
对球罐修复中氢致两种开裂的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工程实例,探讨防止球罐补焊后氢致开裂的对策。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景昌,朱殿瑞,张云峰,国玉江,苏红军
服役后的抽油杆在检测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使用高效、节能、常温发黑技术,研制了一套高效、节能、防腐系统──全封闭式全自动常温发黑装置。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长海,王国丽,林玉娟
对3H-8/450型高压注水泵泵头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泵头上的裂纹尺寸等实验数据进行概率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断裂力学中K_1,准则作为可靠性分析的极限状态方程,导出了可靠性分析与计算的表达式,并提出了处理的方法。计算了不同裂纹深度与不同裂纹长度时,泵头断裂的可靠性。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安,罗光熹
开发出一种预测天然气中最大可容许水含量的方法。水合物生成气可能是纯甲烷,也可能是天然气混合物。用与水合物呈平衡的天然气水含量的实测数据来考查本法,预测值与实验值相符得很好。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俊,韩颖,刘海同,孙学忠,薄燕
对PAM,PACs.PAC+CG-A和HQJ-87四种絮凝剂进行了一系列条件实验,系统地考察了絮凝剂的用量、搅拌时间、pH值及温度等各因素对净化含油污水效果的影响,并针对大庆油田注水系统腐蚀严重的状况进行了繁凝缓蚀协同作用的研究,为解决油田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技术。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瑞民,王振宇,孙开盛
阐述了中英文版AutoCAD图形文件(DWG文件)的结构,介绍了用TurboPasca1(5。0)直读图形文件和直接产生图形文件的方法。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段玉波,付光洁,蒋京颐,梁志武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单相接地故障时有发生,因此,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故障线路,将对油田的高产、稳产起一定的作用。本文针对6kV线路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线路判断间题,从理论上进行严格的分析、推导,给出可靠的理论根据;简要介绍6kV线路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判断模拟装置及实验结果。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翠玲,陈淼鑫
采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了油田轻烃间歇分馏过程的非线住时变动态仿真模型,该动态模型包括原料加热炉、再沸器中多组分物料蒸发过程和填料塔非平稳精馏过程,对控制系统设计、控制最佳参数的选择及装置的生产可起良好的指导作用。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司光宇
分析了热流计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中的各种干扰因素,以及误差补偿原理。基于这些原理,我们制成了智能热流计,使热流密度测量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孟凡顺,李燕杰,郭海燕
本解法将非齐次波动方程初。边值问题中定义在(0,l)上的自由项及初始函数进行以2l为周期的奇延拓,将本问题转化成非奇次方程柯西问题,从而给出了原问题的一般解。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乃华,王学孔
针对利用压力导数进行试井分析的有效性,给出几种对实例压力数据进行预处理及时其进行数值微分的可行方法。对现场50口井的实际应用表明,方法正确,程序应用性强,可以获得理想的解释效果。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庞雄奇,陈章明,陈发景
美国学会LercheI(1984)等提出的利用沉积地层中的镜质体反射率恢复大地热流的方法和模型已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LercheI模型要求研究区地质条件简单、古热流线性变化,因此难以适应构造条件复杂、大地热流非线性变化的我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作者对LercheI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非线性变化的古热流回剥模拟计算的新方法。在松辽盆地的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使用中是可行和有效的。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邵善根,文必龙
对Hill,CharlesG所著《化学工程动力学和反应器设计引论》中对于管道中轴对称扩散问题的一个数学模型:.提出了一个求精确解的方法。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彩虹,张玉亮,王晓明,胡靖邦
在不同的注入水质和大庆油田地层温度变化范围的条件下,应用LS-30流变仪及RV-3旋转粘度计联合测试,对国内外多种类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和生物聚合物溶液系统地进行流变性测定和分析研究,深人讨论了增稠特性、零剪切速率特性粘度,确定了聚合物溶液表现粘度随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各种聚合物的特性粘度,为矿场聚合物驱工程设计和数值模拟动态预测提供依据。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李彩虹,张玉亮,王晓明,胡靖邦
对聚合物溶液进行了大量的流变性测试,应用4参数Meter模式和Cross模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处理,进而确定了模式中有关参量的物理意义并定量地描述了这些参量的变化规律。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张玉亮,李彩虹,王晓明,胡靖邦
综述了几种描述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粘弹性效应的理论模式;实验测定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行为;建立了幂律流体粘弹性半经验模式,以描述部分水聚烯丙烯酰胺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粘弹性效应。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田继安,韩成林,秦瑛,孙凤祥
提出了水平井的瞬时压力概念,作了分析,对水平井全穿透垂直裂缝的动态进行了对比研究。推导了无限传导和均匀流动两个经典边界条件的无因次井底压力公式。绘出了压力与时间的样板曲线和导数样板曲线。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笃清,云金表,李玉喜
松辽盆地中、新生代经历了特殊的构造演化过程,构造反转形成了中浅层大量的构造圈闭。文中总结了正构造反转的地质构造特征及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并探讨了构造反转的形成机制。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王群,宋延杰,张淑梅
针对大庆地区深部致密砂岩气层具有岩性复杂、物性差、侵入浅的特征,提出了一套相应的气层判别方法。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蒋汉青,李福军,曹广胜
提出了用“动态”法计算泵的充满程度,建立了描述多相流体进泵运动规律的微分方程组,用数值差分法进行求解,给出了多种参数与泵充满程度的关系曲线。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韩成林,胡靖邦,李彩虹,张玉亮,吴文祥
根据大庆油田厚油层正韵律非均质地质模式设计和制作了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72的两维纵向非均质驱油物理模型。模型分高、中、低渗透性3个层段,渗透率分别为6.1,1.2,0.4μm ̄2。并在这类模型上开展了聚合物用量均为240mg/L·PV(PV代表模型的孔隙体积)的不同条件下的整体段塞和三阶梯段塞驱油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模型上所获取的各项实验数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规律性。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孙家骆,杨俊发,孙首强
近年来,国外在井间地震测试技术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同时,为了改进井间监测图像质量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其中,井间层析成像是具有希望的能藏分析和开采监测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井间层析成像(CT)法原理、优点、应用条件及信号处理方法,并举出典型应用实例。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学鸿,李崇志,刘巨保,孙超,卜震山
考虑下部钻具组合的弯曲效应和接触状态,运用间隙无法对下部钻具组合进行了受力变形计算。根据求得的钻头处变井斜力、变方位力和井底钻压对冷平1井适斜段和水平段的8套钻具组合性能进行了评估,其平均井斜误差在1°/100m左右,平均方位误差在3°/100m左右,为冷平1井下部钻具组合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方法和计算程序,该方法也可供其他水平井使用。
1994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