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 时间预测和记录精度的关系研究与设计

    袁子龙,孟昭和,刘玉林,霍广军,王广均

    增益比较器是瞬时浮点放大器的核心部件,它在工作时既考虑子样电压的现时值,又考虑其未来预测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飞点。本文以DFS—V和SN338仪器为例,对时间预测和记录精度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指出了时间预测对记录精度的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是由于预测时间过长和子样电压现时值参加比较造成的。本文设计一种单极性比较器,在该比较器中参加比较的子祥电压只是预测值,而且预测时间可以连续地调整到最佳状态,既可以防止出现飞点又能确保记录精度。

    1993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松辽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罗笃清,姜贵周

    应用构造层次的观点,对松辽盆地的基底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基底下部构造层次由前古生代深变质的结晶岩系组成,基底上部构造层次由晚古生代浅变质岩系和海西期花岗岩体组成。然后,从分析盆地构造的发育特征入手,结合其所反映的地壳动力学环境及其转化规律,沉积特征以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等因素综合分析,将松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六个演化阶段:壳下物质热隆起阶段、断陷构造阶段、断拗转化构造阶段、拗陷构造阶段、构造反转阶段和新生构造松弛阶段。

    1993年01期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测井相分析方法的研究

    蔺景龙,张淑梅

    阐述了测井自动解释井剖面岩性的方法,应用聚类分析,结合岩心资料,建立标准岩性测井相数据库;应用BAYES多组二次逐步判别分析,分层解释井剖面岩性。对松辽盆地西部地区四口井进行了处理,解释符合率达80%以上。

    1993年01期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应用齐波夫定律对松辽盆地齐—古凹陷西侧中部含油组合石油储量的预测

    郝书翰,毕研斌

    本文根据研究区已经发现的油田储量数据,应用齐波夫定律作“秩/大小图解”,编制程序并上机运算,预测研究区石油储量达×亿t,其中×万t以上的油田(藏)有33个,除去已经发现的9个油田(藏)的石油储量外,尚有×万t的储量有待进一步发现。这给本区的石油勘探指出了可喜的前景。

    1993年01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大庆萨尔图油田地质构造的区域稳定性分析

    韩忠礼,曹瑞成,闫亚茹,杨晓明

    首次将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理论应用于萨尔图油田地质构造的区域稳定性分析。以地应力为线索,结合实际将油田沉积体划分成上部稳定构造层与下部不稳定构造层,并重点对下部不稳定构造层的感生应力场特征进行了研究。最后分析了该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地质构造区域稳定性的几种表现形式。

    1993年01期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定向井转盘钻进中井底钻具组合优选通过鉴定

    常瑛

    <正> 由我院机械系张学鸿副教授等人与大庆钻井二公司共同进行的定向井转盘钻进中井底钻具组合优选研究,于1991年12月完成并通过局级鉴定。该项目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分析了各种下部钻具组合的性能,从中选出一种符合设计要求的最佳组合,以减少起下钻次数,提高定句井的井身质量和经济效益。

    1993年0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空心抽油杆掺热水时杆及井筒温度分布研究

    卢祥国,李文甫

    本文从生产实际需要出发,建立了掺热水过程中杆内及油杆环空内流体与井简和地层岩石间的换热计算模型,并对核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编制的微机程序具有使用方便,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好等特点,可以用来计算任意时刻杆内及环空内流体的温度分布,为选择合理的井口热水掺入排量和温度提供理论依据。

    1993年01期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采油供电系统节电装置的研究与推广成果显著

    王娅莉

    <正> 我院计控系电工科研课题组,从1986年开始就进行采油供电系统节电装置的设计工作,到1989年,已完成了四项子课题(QAC、BJZB、CYJ、MOC)的研究,并将研制成功的装置在全国主要油田试运行。子项目完成后,项目组积极参与交流,又根据用户需要,逐步改进完善各装置。1988年10月14日,刚刚研制成功的QAC系列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展出,获石油发明证书。1989年9月18日,在石油新技术交流会上又一次参展,获

    1993年01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具有窜流的层状地层试井分析方法

    刘义坤,闫宝珍,尹红军,翟云芳

    建立了具有窜流的层状地层即双渗透地层试并理论模型,考虑了井简储存和表皮效应的影响,用Laplace变换法求解,通过参数组合制做出理论典型曲线,提出了双渗地层试井分析方法。

    1993年01期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确定地层最小主应力及临界应力强度因子的新方法

    刘忠春,陈俊国,吴迪祥

    研究裂缝和油藏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模拟现场阶跃性实验的裂缝——油藏联合系统的有限差分模型。综合考虑岩石的力学性质对裂缝开启及扩展的影响,用数值方法求解出每个过程中井底压力随注入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模拟得到的数据和现场实测数据拟合,可确定地层的最小水平主应力和岩石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并用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1993年01期 5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可燃性气体计算机检测报警装置(KJB—Ⅱ型、KJB—Ⅲ型)通过鉴定

    常瑛

    <正> KJB—Ⅱ型与KJB—Ⅲ型可燃性气体计算机检测报警装置是为了解决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存在的易燃、易爆及有毒气体场所的危险气体的检测、报警问题而研制的。于1992年4月通过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

    1993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传递原理

    项新耀

    传递是在的热力学特性与能量传递规律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研究新领域。它以研究的传递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目的。本文主要阐述传递的一些基本概念,并介绍了作者对传递基本规律研究的粗浅认识。

    1993年01期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LCYJ10—8—105HB型复合天轮式长冲程抽油机获局一等奖

    常瑛

    <正> LCYJ10—8—105HB型复合天轮式长冲程抽油机是为了解决大排量有杆抽油井的环空测试问题而研制的。经过近3年的研究、设计修改和现场试验,于1991年10月通过了由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发展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并荣获1991年度大庆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

    1993年01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前郭炼厂催化裂化装置计算机模拟优化控制系统获部级奖

    常瑛

    <正> 由我院石化系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前郭炼厂、兰州炼厂等三家单位联合承担的前郭炼厂催化裂化装置计算机模拟优化控制系统于1991年9月通过鉴定,并获1992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01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角变形球壳应力场和内表面裂纹断裂分析

    王当芳,陈抡元,黄兆芝,刘为民,黎科民

    对球壳角变形处的应力场和在角变形处的内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球壳角变形处的应力分布与应力集中程度,分析了角变形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随裂纹形状a/c、裂纹深度a/t和沿裂纹前沿等变化规律;对球壳角变形处的应力强度因子与板受到拉弯组合作用的解进行了比较。本文的研究对带有角变形的球壳安全评定是很有价值的。

    1993年01期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非正常工况热网系统的节能技术改造

    赵士昌,单洪远,陈义斌

    以大庆石油学院的非正常工况热网系统技术改造为例,给出了供暖系统效率的分析方法,说明了对热效率低、热平衡失调的热网系统进行改造的必要性。论述了改造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在改造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

    1993年01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塔形井架可靠性评定与研究通过部级鉴定

    常瑛

    <正> 由我院王惠德教授等人承担的塔形井架可靠性评定与研究项目主要是对油田大量使用的塔型井架进行安全可靠性评定,按使用多年的井架现状进行井架分级,并综合评定井架在某一等级下使用的可靠度。这样既能够保证钻井作业的安全,又能合理使用现有井架,充分发挥在用井架的潜力。

    1993年01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抽油杆材料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的概率研究

    王国丽,魏嘉荃,钟伯明,秦洪

    本文对抽油杆材料20CrMo钢近门槛区疲劳裂纹的扩展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进行了概率分析。认为Paris公式中的c服从对数正态分布,n服从正态分布,裂纹深度a原从正态分布,循环次数N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并求出了与剩余寿命有关量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1993年01期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松辽盆地北部中小型气田群形成机理及地质条件研究通过鉴定

    常瑛

    <正> 松辽盆地北部中小型气田群形成机理及地质条件研究是由我院勘探系陈章明教授带领课题组人员完成的。于1992年9月通过了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发展部组织的鉴定。该课题以各烃源层各地质历史时期生、留及排出甲烷、重烃和液态烃的研究为基础,结合盖层和势场等研究,重点分析了松辽盆地北部气田形成机理。提出了以下几点认识: 1.从历史演化角度评价松辽盆地北部的烃源岩,认为盆地北部气资源丰富(总资源量介于24704—415921亿m~3之间),建立了生、留、排烃的源岩评价计算机模拟系统。这套

    1993年01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滚齿机上加工大型内齿轮的研究

    王尊策,王永信,崔云起,郭俊忠,高云芳

    阐述了应用球形滚刀在滚齿机上加工大型内齿轮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球形滚刀轴向廓形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滚刀基本参数的计算公式。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并通过实例计算,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1993年01期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200#溶剂油铜分子筛催化脱硫醇

    战树麟,鲁怀虎,宋华,石慕尔

    用铜13X分子筛催化剂对含较大分子硫醇的200~?溶剂油进行各种小型试验。考察了温度、空速、油品含水和催化剂焙烧后对产品硫醇含量和色度的影响,为工业生产装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993年01期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Φ16聚丙烯阶梯环填料流体力学性能研究

    唐继信,刘贺山

    在直径为80mm的有机玻璃塔内,以空气—水为介质对φ16聚丙烯阶梯环真料流体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经过数学处理,整理出计算该填料泛点气速的贝恩—霍根公式以及计算湿填料因子和泛点填料因子的经验式。

    1993年01期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石油树脂生产中三氯化铝复合催化剂的配制

    曾庆环,关玉兰,姚维驺,党长涛

    介绍了一种石油树脂生产中使用的氯化铝复合催化剂的配制方法。过程基于弗瑞德-克拉夫茨反应原理,氯代烷与芳烃在有AlCl_3存在下进行反应,生成烷基取代芳烃和具有催化活性的氯铝酸,通过实验比较了复合催化剂和干粉催化剂的使用效果,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1993年01期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简讯

    常瑛

    <正> 大庆石油学院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室于1992年3月在机械系工民建实验室的基础上开始筹建,7月被省及大庆建委正式定为三级质检站。目前,该室已为我院化工厂及在我院施工的江苏工程队提供较好的质量检测服务。该室主要承担建筑构件结构性能、建筑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及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能的检

    1993年01期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鹅油直接制取CO2缓蚀剂

    于涛,姜公和

    讨论了以鹅油为原料直接制取CO_2腐蚀防护的缓蚀剂。利用正交试验对反应中主要原料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压力的影响进行了考查。通过测定合成产物在CO_2腐蚀环境中的缓蚀性能。确定了以鹅油为原料直接制取CO_2缓蚀剂的工艺条件。

    1993年01期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LY系列电动机节电器研制成功

    常瑛

    <正> LY系列电动机节电器是我院计控系教师与哈尔滨市大庆开关厂合作开发研制的,已于1992年1月通过了哈尔滨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LY系列三种规格的节电器的研制,针对油田电机轻载、负荷变化频繁的特点,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的电子和电气控制技术,对电机的电压进行自动调节。另外还设有电容分级补偿和多功能保护。已试制出的LY—C_2—40/380、LY—C_2—75/380、LY—C_2—155/380

    1993年01期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Turbo Pascal在汉字系统下使用窗口功能的一种方法

    吴继周,马瑞民,孙开盛

    以汉字系统MECCDOS(5.0)为主,讨论了Turbo Pascal(5.0)在几种汉字操作系统下使用窗口功能时存在的问题。用汇编子程序重写了窗口过程,并将这些过程放在单元中。从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993年01期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线性滞后系统I.O.D.挠动稳定性

    邱深山,邵华开,龚希堂,邵晓叶

    给出了线性滞后系统挠动稳定的充分条件。由于判定线性滞后系统的I·O·D渐近稳定性比较困难,特别在计算时不可避免要产生误差,因此我们用矩阵理论得到易于计算的挠动界。并举例说明了定理的应用。

    1993年01期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横波测井方法研究获局二等奖

    常瑛

    <正> 由我院勘探系李占咸副教授等人承担的横波测井方法研究课题于1991年11月通过大庆科委技术鉴定,并荣获1991年度大庆石油管理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该课题采用全波场算法和分波场算法对单极子声源、偶极子声源和四极子声源在软硬地层裸眼井中激发的弹性波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多极子源压制纵波激发横波的机

    1993年01期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抽油电机无功动态补偿方案的研究

    刘志强,葛增瑜,李文甫,罗文生

    根据抽油电机的工作特性,提出了无功动态补偿新技术方案。分析了供电系统与抽油电机的电气特性,利用坐标变换,将三相瞬时电压、电流转换到α-β平面,得到瞬时虚功率。用电容补偿瞬时无功功率,从而达到提高瞬时功率因数,节约电能的目的。

    1993年01期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激光干涉计量减振平台系统的研制

    王明吉,王云山,刘业厚,付石友

    采用挖隔振地基和物理减振相结合的方法,研制一减振平台系统。应用丹麦B&K公司生产的振动测量设备测得系统的自振频率为6.3Hz,相对阻尼系数为0.08。在平台上组装—麦克尔逊干涉仪,对系统减振性能进行了直观和定性的观察,表明此系统满足我们激光干涉计量实验的要求。

    1993年01期 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局部凸空间下梯度映射的连续性和均匀连续性

    吴从忻,武俊德

    本文在局部凸空间下研究了梯度映射的连续性和均匀连续性的条件。

    1993年01期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运动参照系中的Berry相因子及其物理效应(二)

    于肇贤,梁碧芳

    继前文以等价么正变换的“主动”观点讨论运动参照系中Schrodinger方程绝热近似解性质及Berry相因子的变换行为之后,本文讨论转动参照系中的Berry相因子。

    1993年01期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松辽盆地北部哈尔温地区及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张兴金,柳成志,刘维国,李椿

    哈尔温地区及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碎屑岩储层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质岩屑细砂岩、岩屑质长石细砂岩、长石质石英细砂岩、岩屑质石英细砂岩和岩屑细砂岩。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粉砂岩和含泥—泥质粉砂岩储集岩类。它们成熟度低,分选中等—较好,磨圆度为次棱角状—次圆状。在埋藏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成岩作用有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等。它们不同程度地改造着孔隙,使孔隙缩小或形成次生孔隙。葡萄花油层碎屑岩储层所处的成岩阶段为晚成岩期B亚期。

    1993年01期 136-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松辽盆地北部哈尔温地区萨尔图油层风暴沉积特征

    柳成志,张兴金,徐景祯,施尚明,李椿

    松辽盆地北部哈尔温地区萨尔图油层主要由含介形虫碎片钙质砂岩、含陆源碎屑亮晶介形虫碎屑灰岩、泥晶—亮晶介形虫灰岩及黑色或黑灰色泥岩组成。其中发育有丘状交错层理、块状展理、平行层理等。其垂向沉积序列为最底部是冲刷面,冲刷面之上为块状层理或平行层理细砂岩,其上为具丘状交错层理细砂岩,丘状交错层及细砂岩之上为具波痕层理粉砂岩,然后为含介形虫灰岩透镜体黑色或灰黑色泥岩,最上部为黑色或灰黑色泥岩。萨尔图油层储层主要是受风暴作用形成的。

    1993年01期 14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油藏描述方法

    张兴金,张大为,盖秀丽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油藏描述方法是综合利用地质、测井、水动力学原理等的多学科理论,其中脉冲试井分析方法构成了油藏描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在提供油藏非均质的信息方面要比单并试井更为优越。该文以某油田一个三采试验区的脉冲测试资料解释结果为基础,充分考虑其沉积特征及电测解释结果,给出该试验区内渗透率非均质分布的定量描述,以对该区的地质特征作进一步认识。

    1993年01期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