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 内蒙赤峰上第三系老梁底组及昭乌达组的时代问题

    陈秉麟,方德庆,车启鹏,曲淑琴

    出露于赤峰地区的老梁底组由砂泥岩组成,时代曾被定为中新世。昭乌达组以玄武岩为主。不整合覆盖于老梁底组之上,曾被划入上新统。通过对孢粉化石的研究。我们认为老梁底组的时代应为中新世早期。昭乌达组则为中新世中晚期。

    1992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简讯

    <正>1992年2月20-21日,大庆石油管理局召开了1991年度科技工作会议,会上充分肯定了科技战线广大职工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企业精神,全面实现了1991年科技工作目标,为油田持续高产稳产做出了贡献,都署了1992年科技工作的任

    1992年02期 4-41+44-53+59-64+76-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丙烯酰胺中的丙烯酰胺

    付晓泰,易延超,王淑英,胡秉力

    发展了一种快速分离测定聚丙烯酰胺中丙烯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实现了用紫外光谱定性色谱峰。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500ng(AM),绝对检出量为0.25ng。

    1992年02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粒度分析数据处理与绘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徐景祯,刘利民,刘晓冬

    介绍了粒度分析数据处理与绘图系统的研制过程。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首先用汉字dBASE ?建立粘度分析资料数据库,然后对粒度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各种粒度参数并生成各种粒度分析图件的dcf图形变换文件。最后在Auto CAD内将其转化为图形。

    1992年02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丛式定向井三维绕障设计

    周大千,顾玲弟,刘修善,齐林

    提出了障碍物的三种数学模型:直非、定向井和金属矿床、盐丘等,分析了上述三种情况下绕障的必要性。指出应尽可能避免三维绕障设计。如果一定要进行这种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绕障设计方法——斜平面试算法。给出了这种设计方法的定义、计算公式,并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1992年02期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试井方式及试井设计

    闫宝珍,张大为,刘振宇

    论述了油水井不稳定试井方式,分析了各流动阶段出现的时间及影响压力反应的因素,给出了压力恢复试井设计中参数的计算方法。

    1992年02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

    郑俊德,褚孝才

    阐述了某些国外油田在低渗透油藏、气顶和底水油藏、天然裂缝油藏、溶解气驱油藏钻水平井以提高原油产量的概况,并详细介绍了各种情况下的产能预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对指导我国油气田利用水平井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92年02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减小储层损害的油井水泥早强剂—NSC

    胡世军,胡大石,肖丽华

    介绍一种新的油井水泥复合早强剂—NSC,列举了NSC水泥浆各种性能的实验数据,描述了分别用NSC和CaCl_2水泥浆滤液浸泡人造岩芯的实验情况及数据分析,它的早强效果优于CaCl_2,特别是用NSC和CaCl_2处理的水泥浆滤液浸泡人造岩芯做渗透率测试的结果表明,NSC对储层损害小于CaCl_2 还对NSC的促凝早强机理及水泥浆滤液对地层的损害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1992年02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集输管网系统模糊优化设计

    刘扬

    用模糊优化理论,研究油气集输管网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将温度、压力约束处理为模糊约束.建立了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数值求解方法,并计算了工程实例.收到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1992年02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抽油杆弯曲度检验标准的研究

    刘恩,魏嘉荃,万德立

    根据数理统计推断理论,通过成组对比疲劳破坏试验,用t检验法判断检验具有一定弯曲度的抽油杆试件与直试件是否来自平均值相同的母体。提出抽油杆弯曲度的检验标准。

    1992年02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压缩机阀片防腐耐磨复合处理研究

    徐景生,李振钢,郝文森,王宙,赵小京

    在分析H22—260/15型压缩机阀片阀座损坏原因的情况下,提出解决阀片、阀座防腐和耐磨问题的表面复合处理技术,收到良好的效果。

    1992年02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钻杆探伤仪《INSPECTED》插板国产化研究与改造

    崔晓华,张秀贤,孙世明

    根据美国八十年代初生产的钻杆探伤仪《INSPECTED》放大插板进行了国产化研究与改造。新插板与美国原插板比较:性能相同,便于改造,利于维护且成本低,能满足钻杆检测需要。

    1992年02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斜投影在图解有关空间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刘国,陈维勤

    依据斜投影的原理,利用一般面沿面上任意直线方向投影都具有积聚性的特点来图解一般面(包括圆锥面)与直线、一般面与一般面、一般面与梭锥面的交点、交线以及截交线的空间几何问题,以达到简化作图的目的。利用该原理图解某些综合性的空间几何问题,有时要比用其它方法更为简捷。

    1992年02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用正交配点法计算蛋黄型催化剂的等温有效因子

    侯凯湖

    通过坐标变换和数学推导将蛋黄型催化剂活性区内的反应—扩散方程转化为[0.1]区间的两点边值问题,利用正交配点法计算了蛋黄型催化剂的等温有效因子。所得结果与数值积分法的结果极其接近,计算工作量显著小于数值积分法的计算工作量。

    1992年02期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催化剂上一氧化氮还原反应的研究

    董群,相田隆司,新山浩雄

    在以四氧化三钴为载体的金催化剂上,进行了一氧化氮还原反应的研究,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了催化剂活性与温度,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及金担载量。硫、铅中毒实验。在5wt%金催化剂上进行了还原反应的表现动力学研究,得到了还原反应动力学模型。提出了金催化剂反应机理—金超细微粒子与载体作用,自身d轨道电子向s轨道跃迁。从而形成与铂相似的电子层构造的假说。

    1992年02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用复合活化剂强化重油蒸馏过程的探索

    刘素艳,翁汉波,张红梅

    研究了用FCC—回炼油和微量的酚调配而成的复合活化添加剂做活性剂,强化大庆重油减压蒸馏过程。考察对减压馏出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活化添加剂比FCC—回炼油具有更高的活性。可使减压馏出油(下称VGO)收率净增3.71m%—4.91m%,说明微量酚具有相当大的助活化作用。

    1992年02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汇编语言的宏扩展工具

    李繁盛,贾文举

    采用宏扩展方法扩充单片机汇编器的功能。定义了9类宏扩展语句的语法和语义。在扩充时特别注意到对开发中等规模软件的支持能力。

    1992年02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个智能图书馆系统(CXQ)

    吴继周,陶毅,刘全

    简略地向读者介绍了一个实验型智能图书馆系统(CXQ)的功能、结构及几个主要模块实现的基本思想。

    1992年02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个网络多用户通用数据库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马瑞民,张传绪

    从通用数据库查询出发讨论了通用数据库查询、通用报表打印及屏幕上绘制直方图及折线图等方法。该软件主要用Foxbase~+编写,可在3~+网上使用。

    1992年02期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节能的分析

    李世金,陈国成,蒋京颐,高丙坤

    通过讨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与负载率和电压的关系,对调压节能的基本原理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定量分析了轻载电动机调压节能的可能性。为如何调节电压提供了理论依据。

    1992年02期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ME—链的若干性质

    陈安乐,张仲毅

    在作者已得出;ME—链中C?(x)是t的一致连续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C?(x)关于t的可微性以及解析表达式;并在很一般的条件下,得出ME—链的极限空间。

    1992年02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矢值序列空间l1(X)对局部凸空间(X,T)拓扑性质的刻划

    武俊德,郭静贞

    利用矢值序列空间l~1(X)及Kothe对偶来研究局部凸拓扑空间(X,T)的拓扑性质,分别得到了(X,T)是桶形空间的特征;(X,T)是σ—拟桶的特征及一个σ—拟桶空间是半核的特征。

    1992年02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用自然坐标解约束运动

    梁碧芳,李庆林

    直线运动通常用直角坐标求解。但有一类受约束的直线运动,当用自然坐标求解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简化效果。

    1992年02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然伽马能谱峰漂的校正

    单秀兰,吉爱国

    阐述了自然伽马能谱峰源的原因及其校正方法,并以岩芯样品的测量为例,具体介绍自然伽马能谱峰源校正的应用。实验证明,这种峰源校正的方法,提高了能谱分析的精度。

    1992年02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松辽盆地坳陷陡坡英台扇三角洲复合体沉积特征

    李彦芳,窦惠,王永兴,王文广,辛仁臣

    采用地质、测井、地震等研究方法对该区的岩性、电性、古生物、微量元素、地震特征作了详细的研究。采用负载类型研究了河流类型,用古厚度恢复法研究了古坡度。结合本区构造发育史。确认松辽盆地三大砂体之一的英台砂岩体是在坳期陷期形成的长期发育的东倾陡坡、干旱~半干旱气候、源近流短多突发性辫状河入湖条件下沿坳陷陡坡发育的英台、红岗、他拉哈三个扇三角洲组成的复合体。英台扇三角洲复合体具有与正常三角洲相同的反粒序及三元结构,但又以其水上平原不发育等多种特征有别于正常三角洲和断陷湖盆典型扇三角洲。从而建立了坳陷湖盆陡坡型扇三角洲模式。打破了国内外仅在断陷湖盆形成扇三角洲的观点。

    1992年02期 10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松辽盆地英台扇三角洲复合体控制因素及沉积过程

    李彦芳,窦惠,王永兴,辛仁臣

    在研究该区若性、古生物、古厚度、河流类型、古构造及英台扇三角洲复合作纵横相序等特征基础上,认为构造、坡度、气侯、物源、辫状河水系、受水湖盆能量等条件是控制英台扇三角洲复合体的必要因素。而携带碎屑物质的洪水期突发性河流过程和湖盆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英台扇三角洲复合作的复合水动力机制。并从控制条件和水动力机制的综合作用观点,阐述了坳陷古湖盆扇三角洲的沉积过程和沉积理论。

    1992年02期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陆源碎屑湖盆物源恢复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李彦芳,李国惠,窦惠,王永兴,辛仁臣

    以陆源碎屑湖盆的多物源、多沉积体系特征为出发点,提出了根据有限地质资料从数量上揭示沉积盆地物源区数目、分布、母岩类型以及各物源相对重要性的统计识别方法。对松辽盆地英台地区北部实际物源的恢复应用表明,由统计模型得到的结论可靠。

    1992年02期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